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O-β-D-galactopyranosylerythritol | 14955-2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O-β-D-galactopyranosylerythritol
英文别名
2-O-β-D-Galactopyranosyl-D-erythritol;4-O-β-D-Galactopyranosyl-D-erythritol;((1S,2R)-2,3-dihydroxy-1-hydroxymethyl-propyl)-β-D-galactopyranoside;((1S,2R)-2,3-Dihydroxy-1-hydroxymethyl-propyl)-β-D-galactopyranosid;(2R,3R,4S,5R,6R)-2-(hydroxymethyl)-6-[(2S,3R)-1,3,4-trihydroxybutan-2-yl]oxyoxane-3,4,5-triol
2-O-β-D-galactopyranosylerythritol化学式
CAS
14955-25-0
化学式
C10H20O9
mdl
——
分子量
284.263
InChiKey
DUUKYOAVWFMSKJ-FFMDZJQ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60
  • 氢给体数:
    7
  • 氢受体数:
    9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寡糖中糖苷键的构型:II.通过将二糖还原为 2-O-糖基-甘油
    摘要:
    还原性吡喃己糖二糖通过一系列氧化和还原作用降解,产生 2-O-糖基-甘油,其构型根据 Hudson 的定义进行分配。例如,麦芽糖用 2 摩尔四乙酸铅处理得到 2-O-α-D-吡喃葡萄糖基-D-赤藓糖;后者被还原为相应的醇,依次用 1 摩尔四乙酸铅氧化生成 2-O-α-D-吡喃葡萄糖基-L-甘油醛,第二次还原生成 2-O-α-D-吡喃葡萄糖基-甘油。纤维二糖通过相同的反应序列转化为 2-O-β-D-吡喃葡萄糖基甘油。其他含有 D-吡喃葡萄糖非还原性末端单元的还原性二糖也可以被降解以得到这些异头甘油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另一种,其身份确定了原始二糖中糖苷键的构型。这对异头 2-OD-吡喃半乳糖基甘油由天然存在的 α-异头物提供,产物 o...
    DOI:
    10.1139/v56-23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CONFIGURATION OF GLYCOSIDIC LINKAGES IN OLIGOSACCHARIDES: II. BY DEGRADATION OF REDUCING DISACCHARIDES TO 2-<i>O</i>-GLYCOSYL-GLYCEROLS
    作者:A. J. Charlson、P. A. J. Gorin、A. S. Perlin
    DOI:10.1139/v56-234
    日期:1956.12.1
    degraded by employing a series of oxidations and reductions to yield 2-O-glycosyl-glycerols, configurations of which are assigned according to Hudson's definition. Maltose, for example, treated with 2 moles of lead tetraacetate gives 2-O-α-D-glucopyranosyl-D-erythrose; the latter is reduced to the corresponding alcohol, which is oxidized in turn with 1 mole of lead tetraacetate to give 2-O-α-D-gluco
    还原性吡喃己糖二糖通过一系列氧化和还原作用降解,产生 2-O-糖基-甘油,其构型根据 Hudson 的定义进行分配。例如,麦芽糖用 2 摩尔四乙酸铅处理得到 2-O-α-D-吡喃葡萄糖基-D-赤藓糖;后者被还原为相应的醇,依次用 1 摩尔四乙酸铅氧化生成 2-O-α-D-吡喃葡萄糖基-L-甘油醛,第二次还原生成 2-O-α-D-吡喃葡萄糖基-甘油。纤维二糖通过相同的反应序列转化为 2-O-β-D-吡喃葡萄糖基甘油。其他含有 D-吡喃葡萄糖非还原性末端单元的还原性二糖也可以被降解以得到这些异头甘油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另一种,其身份确定了原始二糖中糖苷键的构型。这对异头 2-OD-吡喃半乳糖基甘油由天然存在的 α-异头物提供,产物 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