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utylphenyl)ethanol | 125639-5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utylphenyl)ethanol
英文别名
1-(4-butylphenyl)ethan-1-ol
1-(4-butylphenyl)ethanol化学式
CAS
125639-56-7
化学式
C12H18O
mdl
MFCD08442547
分子量
178.274
InChiKey
IMXTYZIZHGRRM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butylphenyl)ethanol 在 nickel(II) chloride hexahydrate 、 cadmium sulphide 、 氢气 、 RuCl2[(R)-DM-SEGPHOS]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叔丁醇 为溶剂, 20.0 ℃ 、1.01 MPa 条件下, 反应 84.0h, 以79%的产率得到(S)-1-(4-butylphenyl)etha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可见光驱动的仲醇催化去消旋化
    摘要:
    外消旋手性化合物的去消旋是不对称合成中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但其发展受到能量和动力学挑战的阻碍。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仲苄醇的催化去消旋方法,仲苄醇是许多行业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和最终产品。该方法仅由可见光驱动,基于顺序光化学脱氢和对映选择性热氢化。多相脱氢光催化剂和手性分子氢化催化剂的组合对于确保正向和反向反应的两种不同途径至关重要。这些反应以良好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将大量外消旋芳基烷基醇转化为其对映体富集形式。
    DOI:
    10.1002/anie.202107570
  • 作为产物:
    描述:
    丁苯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8.25h, 生成 1-(4-butylphenyl)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由模板单体的阴离子聚合反应合成的区域特异性聚乙炔
    摘要:
    通过模板单体的阴离子活性聚合和随后的脱氢过程,制备了具有烷基苯基侧基和头对头区域规则性的取代聚乙炔。模板单体具有通过相应的乙烯基溴的钯催化的Kumada偶联而制备的2,3-二取代的1,3-丁二烯的结构。模板单体的阴离子聚合反应产生了窄分散的取代的聚丁二烯前体,并具有独有的1,4-链。通过两种方法将前体转化为可溶性聚乙炔衍生物,例如溴化后再去除HBr,以及通过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直接脱氢,这两种方法都会导致黑色有色产品在紫外光谱中有明显的红移。反式和/或头对头链配置。关于聚合期间的溶剂效应,使用NMR光谱法详细分析了聚(2,3-二烷基苯基丁二烯)前体的微观结构。含取代的聚乙炔链段的嵌段共聚物是通过不同单体的顺序阴离子聚合,然后进行脱氢转化而制得的。本发明的合成可以作为借助阴离子活性聚合技术定制聚乙炔基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的新策略。
    DOI:
    10.1021/ma501283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based optimization of novel isoxazole-containing benzamide derivatives as FtsZ modulators
    作者:Fangchao Bi、Di Song、Nan Zhang、Zhiyang Liu、Xinjie Gu、Chaoyu Hu、Xiaokang Cai、Henrietta Venter、Shutao Ma
    DOI:10.1016/j.ejmech.2018.09.053
    日期:2018.11
    becoming a prevalent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and new antibacterial agents with novel mechanisms of action hence are in an urgent need. Utilizing computational docking method and structure-based optimization strategy, we rationally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wo series of isoxazol-3-yl- and isoxazol-5-yl-containing benzamide derivatives that targeted the bacterial cell division protein FtsZ. Evaluation of their
    临床上重要的细菌病原体中的抗生素耐药性正成为对公共卫生的普遍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新型抗菌剂。利用计算对接方法和基于结构的优化策略,我们合理地设计和合成了针对细菌细胞分裂蛋白FtsZ的两个系列的含异恶唑-3-基和异恶唑-5-基的苯甲酰胺衍生物。评估它们对一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病原体的活性表明,具有异恶唑-5-基的化合物B14和B16对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内的各种测试菌株均显示出强大的抗菌活性。和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对接分析证明,该化合物可作为有效抑制剂,通过刺激机制改变FtsZ自聚合动力学,最终终止细胞分裂并导致细胞死亡。综上所述,这些结果可能暗示了开发新型靶向FtsZ的杀菌剂的有希望的化学型。
  • Asymmetric Magnesium‐Catalyzed Hydroboration by Metal‐Ligand Cooperative Catalysis
    作者:Alban Falconnet、Marc Magre、Bholanath Maity、Luigi Cavallo、Magnus Rueping
    DOI:10.1002/anie.201908012
    日期:2019.12.2
    Asymmetric catalysis with readily available, cheap, and non-toxic alkaline earth metal catalysts represents 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synthesis methodologies. In this context, we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a first MgII -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hydroboration providing the products with excellent yields and enantioselectivities. NMR spectroscopy studies and DFT calculations provide
    易于获得,廉价且无毒的碱土金属催化剂的不对称催化代表了常规合成方法的可持续替代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描述了第一个MgII催化的对映选择性硼氢化的发展,该产品提供了具有优异收率和对映选择性的产品。NMR光谱学研究和DFT计算提供了对反应机理和对映选择性起源的见解,这可以通过涉及非纯配体的金属-配体协同催化途径来解释。
  • 一种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北京大学
    公开号:CN10913426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进行:方法一:将具有通式(I)的烷基芳香化合物与具有通式(II)的含氮化合物混合,在氧化剂及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制得具有通式(III)的芳香胺类化合物;方法二:将具有通式(I’)的芳香醇衍生物与具有通式(II)的含氮化合物混合,在酸添加剂及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制得所述通式(III)的芳香胺类化合物。本发明首次使用大宗的烷基芳香化合物或芳香醇衍生物为原料,无金属催化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芳香胺类化合物,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具有收率高、条件简单、废弃物排放量少、不需要金属参与,反应设备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等诸多优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From alkylarenes to anilines via site-directed carbon–carbon amination
    作者:Jianzhong Liu、Xu Qiu、Xiaoqiang Huang、Xiao Luo、Cheng Zhang、Jialiang Wei、Jun Pan、Yujie Liang、Yuchao Zhu、Qixue Qin、Song Song、Ning Jiao
    DOI:10.1038/s41557-018-0156-y
    日期:2019.1
    Anilines are fundamental motifs in various chemical contexts, and are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fine chemicals, polymers, agrochemicals and pharmaceuticals. A recent development for the synthesis of anilines uses the primary amination of C–H bonds in electron-rich arenes. However, there are limitations to this strategy: the amination of electron-deficient arenes remains a challenging
    苯胺是各种化学环境中的基本图案,并广泛用于精细化学品,聚合物,农用化学品和药物的工业生产中。苯胺合成的最新进展是在富电子芳烃中使用C–H键的伯胺化。但是,该策略有局限性:缺电子芳烃的胺化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富电子芳烃的胺化对区域选择性的控制有限-形成间位胺化的产品特别困难。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简单易用的烷基芳烃或苄基醇的定点CC键伯胺,可直接有效地制备苯胺。该化学过程涉及新颖的C–C键转换,并为取代苯胺的合成提供了通用的协议。证明了使用O 2作为对环境有益的氧化剂,对模型化合物的研究表明该方法也可用于木质素的解聚。
  • Co<sub>6</sub>H<sub>8</sub>(P<sup><i>i</i></sup>Pr<sub>3</sub>)<sub>6</sub>: A Cobalt Octahedron with Face-Capping Hydrides
    作者:Yasuhiro Ohki、Yuki Shimizu、Ryoichi Araake、Mizuki Tada、W. M. C. Sameera、Jun-Ichi Ito、Hisao Nishiyama
    DOI:10.1002/anie.201608262
    日期:2016.12.19
    A squareplanar Co4 amide cluster, Co4N(SiMe3)2}4 (2), and an octahedral Co6 hydride cluster, Co6H8(PiPr3)6 (4), were obtained from metathesis‐type amide to hydride exchange reactions of a CoII amide complex with pinacolborane (HBpin) in the absence/presence of PiPr3.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4 revealed face‐capping hydrides on each triangular [Co3] face, while the formal CoII2CoI4 oxidation state
    从以下位置获得了方平面的Co 4酰胺簇Co 4 N(SiMe 3)2 } 4(2)和八面体的Co 6氢化物簇Co 6 H 8(P i Pr 3)6(4)。在不存在P i Pr 3的情况下,Co II酰胺络合物与频哪醇硼烷(HBpin)的复分解型酰胺与氢化物交换反应。在每个三角形[Co 3 ]面上,有4种晶体结构揭示了封盖氢化物,而形式上的CoII 2 Co I 4的氧化态为4表示在组装过程中钴中心的减少。簇4催化2-环己烯-1-酮的氢化硅烷化,有利于共轭还原。通过用手性螯合剂进行的捕集实验表明了催化活性的Co簇物质的产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