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phenyl-2,3-dimethyl-4-(4'-acetylaminophenyl)sulfonylamino-5-pyrazolone | 32061-1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phenyl-2,3-dimethyl-4-(4'-acetylaminophenyl)sulfonylamino-5-pyrazolone
英文别名
N-acetyl-sulfanilic acid-(1,5-dimethyl-3-oxo-2-phenyl-2,3-dihydro-1H-pyrazol-4-ylamide);N-Acetyl-sulfanilsaeure-(1,5-dimethyl-3-oxo-2-phenyl-2,3-dihydro-1H-pyrazol-4-ylamid);N-{4-[(1,5-dimethyl-3-oxo-2-phenyl-2,3-dihydro-1H-pyrazol-4-yl)sulfamoyl]phenyl}acetamide;N-[4-[(1,5-dimethyl-3-oxo-2-phenylpyrazol-4-yl)sulfamoyl]phenyl]acetamide
1-phenyl-2,3-dimethyl-4-(4'-acetylaminophenyl)sulfonylamino-5-pyrazolone化学式
CAS
32061-15-7
化学式
C19H20N4O4S
mdl
——
分子量
400.458
InChiKey
FKFIYSFRASPON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4-245 °C
  • 密度:
    1.43±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10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琥珀酰胺4-氨基安替比林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摘要:
    取代的 4-(N-安替吡喃基)琥珀二酰胺 IIIV 是通过 [3- 碳甲氧基丙酰胺 (I) 与胺或氨基醇的乙醇溶液的氨解获得的,如 [5, 6] 中所述。使用 [5] 中提出的程序,通过相应的 N-[对-(氨磺酰基)苯基]琥珀酰胺酸 [5, 7] 与氨基安替比林的相互作用来合成二酰胺 VI XI。在乙醇中的碱溶液作用下,由I得到化合物II。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与氨基安替比林在乙腈中的相互作用产生化合物 XII。如[7]中所述,该产物在乙醇中的碱溶液的作用下转化为化合物XIII。最后,通过化合物 XIII 与琥珀酸酐在丙酮中的缩合合成琥珀酰胺 XIV [9]。合成的化合物呈白色结晶物质,在室温下稳定。该化合物可溶于水和 DMSO。合成化合物的拟议结构通过 IR 和 1H NMR 光谱数据证实(见表 1 和实验化学部分)。1H NMR 谱的解释基于信号的化学位移、多重性、和积分强度。
    DOI:
    10.1007/bf02509936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氨基安替比林对乙酰胺基苯磺酰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8%的产率得到1-phenyl-2,3-dimethyl-4-(4'-acetylaminophenyl)sulfonylamino-5-pyrazol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琥珀酰胺4-氨基安替比林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摘要:
    取代的 4-(N-安替吡喃基)琥珀二酰胺 IIIV 是通过 [3- 碳甲氧基丙酰胺 (I) 与胺或氨基醇的乙醇溶液的氨解获得的,如 [5, 6] 中所述。使用 [5] 中提出的程序,通过相应的 N-[对-(氨磺酰基)苯基]琥珀酰胺酸 [5, 7] 与氨基安替比林的相互作用来合成二酰胺 VI XI。在乙醇中的碱溶液作用下,由I得到化合物II。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与氨基安替比林在乙腈中的相互作用产生化合物 XII。如[7]中所述,该产物在乙醇中的碱溶液的作用下转化为化合物XIII。最后,通过化合物 XIII 与琥珀酸酐在丙酮中的缩合合成琥珀酰胺 XIV [9]。合成的化合物呈白色结晶物质,在室温下稳定。该化合物可溶于水和 DMSO。合成化合物的拟议结构通过 IR 和 1H NMR 光谱数据证实(见表 1 和实验化学部分)。1H NMR 谱的解释基于信号的化学位移、多重性、和积分强度。
    DOI:
    10.1007/bf025099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erotti; Mezzadra, Annali di Chimica Applicata, 1940, vol. 30, p. 307,317
    作者:Perotti、Mezzadra
    DOI:——
    日期:——
  • Blanc, Annales Pharmaceutiques Francaises, 1952, vol. 10, p. 40,43
    作者:Blanc
    DOI:——
    日期:——
  • Aminoarylsulphonamidopyrazolones
    申请人:AMERICAN CYANAMID CO
    公开号:US02281014A1
    公开(公告)日:1942-04-28
  • Turpeinen; Kallio, Suomen Kemistilehti B, 1941, vol. 14, p. 8
    作者:Turpeinen、Kallio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