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dimethyl-2-phenyl-[1,3]dioxolane | 4359-3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dimethyl-2-phenyl-[1,3]dioxolane
英文别名
2,4-Dimethyl-2-phenyl-[1,3]dioxolan;2,4-Dimethyl-2-phenyl-1,3-dioxolane
2,4-dimethyl-2-phenyl-[1,3]dioxolane化学式
CAS
4359-30-2
化学式
C11H14O2
mdl
MFCD06252290
分子量
178.231
InChiKey
CIHKNVXTQCYON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4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2999099

SDS

SDS:a10a280dd425955f593c6d1302647610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dimethyl-2-phenyl-[1,3]dioxolane水合氯醛 作用下, 以 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6%的产率得到苯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水合氯醛作为水载体,有效脱除有机溶剂中的缩醛、二硫缩醛和四氢吡喃醚
    摘要:
    摘要 描述了在环境条件下使用水合氯醛在己烷中对几种缩醛、二硫代缩醛和四氢吡喃 (THP) 醚的有效脱保护。广泛的脂肪族和芳香族底物均实现了优异的产率。该方法的特点是条件温和(室温或低于室温),后处理简单,并且容易获得水合氯醛。在反应条件下不受影响的脱保护、丙酮化物、酯和酰胺中也观察到高化学选择性。产品通常通过色谱纯化并通过光谱进行鉴定。这些结果构成了对当前方法的新补充,该方法涉及有机合成中广泛采用的脱保护策略。反应的机理似乎很可能涉及底物吸附在微溶性水合氯醛表面上。图形概要
    DOI:
    10.1080/00397911.2013.876652
  • 作为产物:
    描述:
    1,2-丙二醇苯乙酮 在 montmorillonite K-10 clay supported Cs2.5H0.5PW12O40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2,4-dimethyl-2-phenyl-[1,3]dioxo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固体酸上用甲基2-萘基酮选择性缩醛化乙二醇:酸性粘土负载Cs 2.5 H 0.5 PW 12 O 40的功效
    摘要:
    生物质催化转化为增值产品与几个行业有关。生物质衍生的乙二醇有许多应用。乙酰化用于合成有价值的化学物质,有时还用于在有机转化中保护芳香分子的羰基。乙二醇到环二氧戊环的缩醛化在香料,化妆品,食品和饮料添加剂,制药,洗涤剂和清漆工业中有许多应用。目前的工作报道了使用几种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包括20%(w / w)Cs 2.5 H 0.5 PW 12)通过乙二醇与甲基2-萘基酮的缩醛化乙二醇合成2-甲基-2-萘基-1,3-二氧戊环。Ø 40/ K-10(Cs-DTP / K-10),UDCaT-4,UDCaT-5和K-10粘土。其中,发现20%(w / w)Cs-DTP / K-10催化剂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可将87%的甲基2-萘基酮转化为100%的2-甲基-2-萘基-1选择性。 ,3-二氧戊环。研究和优化了几种反应参数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110℃,甲基2-萘甲酮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2,催化剂负载量为0
    DOI:
    10.1016/j.cattod.2014.03.07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8-Hydroxy-2-methylquinoline-modified H<sub>4</sub>SiW<sub>12</sub>O<sub>40</sub>: a reusabl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acetal/ketal formation
    作者:Li-jun Liu、Qing-jie Luan、Jing Lu、Dong-mei Lv、Wen-zeng Duan、Xu Wang、Shu-wen Gong
    DOI:10.1039/c8ra04471f
    日期:——
    parameters, such as the glycol to cyclohexanone molar ratio, catalyst dosag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wer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HMQ-STW exhibited a relatively high yield of corresponding ketal, with 100% selectivity under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Moreover, catalytic recycling tes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exhibited high potential for reusability, and it was
    通过将 8-羟基-2-甲基喹啉 (HMQ) 与 Keggin 结构的 H 4 SiW 12 O 40 (STW)结合制备杂多酸基有机杂化多相催化剂 HMQ-STW 。该催化剂通过以下方式表征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和电位滴定分析。在酮与乙二醇或 1,2-丙二醇的缩酮化反应中评估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系统地检查了各种反应参数,例如乙二醇与环己酮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HMQ-STW 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相应缩酮产率,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具有 100% 的选择性。此外,催化回收测试表明,非均相催化剂表现出很高的可重复使用潜力,揭示了有机改性剂HMQ对异质体系的形成和结构稳定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结果表明,HMQ-STW催化剂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非均相酸催化剂,用于酮的缩酮化。
  • Ni–NiO heterojunctions: a versatile nanocatalyst for regioselective halogenation and oxidative esterification of aromatics
    作者:Nivedita Bhardwaj、Ajit Kumar Singh、Nancy Tripathi、Bharat Goel、Arindam Indra、Shreyans K. Jain
    DOI:10.1039/d1nj02777h
    日期:——
    Ni–NiO nanoparticles catalyzed the oxidative esterific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with alcohol, diol or dithiol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NB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aromatic carbonyls substituted with an electron-donating group favoured nuclear halogenation, whereas an electron-withdrawing group substitution in carbonyl compounds facilitated the oxidation reaction. In addition, the catalyst
    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合成 Ni-NiO 异质结纳米颗粒的简便方法,我们将其用于使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 (NBS)进行苯酚和取代苯酚的核卤化反应。在半水性条件下,卤化产物实现了显着的对位选择性。有趣的是,苯酚对位的封闭提供了邻位- 选择性卤化。此外,Ni-NiO 纳米颗粒在催化量的 NBS 存在下催化羰基化合物与醇、二醇或二硫醇的氧化酯化反应。据观察,被给电子基团取代的芳香羰基有利于核卤化,而羰基化合物中的吸电子基团取代有利于氧化反应。此外,催化剂被磁分离并循环使用10次。Ni-NiO 异质结的调谐电子结构控制了选择性和活性,因为使用市售的 NiO 或 Ni 纳米粒子没有观察到这种对位选择性。
  • Salmi et al., Suomen Kemistilehti B, 1947, vol. 20, p. 1,4
    作者:Salmi et al.
    DOI:——
    日期:——
  • Kantlehner, Willi; Gutbrod, Heinz-Dieter; Funke, Bernd,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0, # 2, p. 246 - 252
    作者:Kantlehner, Willi、Gutbrod, Heinz-Dieter、Funke, Bernd
    DOI:——
    日期:——
  • The Formation of Cyclic Acetals from Aldehydes or Ketones and Alkylene Oxides
    作者:Marston Taylor Bogert、Richard O. Roblin
    DOI:10.1021/ja01336a046
    日期:1933.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