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methoxybenzyl)-4-phenyl-1H-1,2,3-triazole | 126800-0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methoxybenzyl)-4-phenyl-1H-1,2,3-triazole
英文别名
1-(4-methoxybenzyl)-4-phenyl-1,2,3-triazole;1-[(4-methoxyphenyl)methyl]-4-phenyltriazole
1-(4-methoxybenzyl)-4-phenyl-1H-1,2,3-triazole化学式
CAS
126800-00-8
化学式
C16H15N3O
mdl
——
分子量
265.315
InChiKey
DLMOOKRPIXYHM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39.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对氯甲苯1-(4-methoxybenzyl)-4-phenyl-1H-1,2,3-triazole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potassium carbonate三环己基膦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2.0h, 以80%的产率得到1-(4-methoxybenzyl)-4-phenyl-5-p-tolyl-1H-1,2,3-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常规加热,钯催化1,2,3-三唑与芳基氯化物的直接芳基化
    摘要:
    通常适用的是,通过在105-120°C的反应温度下进行常规加热来实现1,2,3-三唑与芳基氯化物的钯催化直接芳基化。因此,用各种不同取代的氯化物作为亲电子体,实现了分子内和分子间的CH键官能化,并带有许多有价值的官能团。
    DOI:
    10.1002/adsc.200800016
  • 作为产物:
    描述:
    chlorostibinecopper(l) iodide 、 sodium azide 、 4,4'-二甲氧基-2,2'-联吡啶 、 sodium hydride 、 cesium fluoride 、 copper(I) bromid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1-(4-methoxybenzyl)-4-phenyl-1H-1,2,3-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Cu催化氯锑与末端炔烃交叉偶联得到Sb-炔基锑及其产物转化
    摘要:
    在此,我们描述了一种有效的铜催化末端炔烃与氯锑1a的交叉偶联反应,以合成各种Sb-炔基锑。芳基、烷基和杂芳基乙炔都是可以使用的。该协议显示出良好的功能组耐受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这些获得的Sb-炔基锑被用作制备1,2,3-三唑的有效偶联配偶体。还提出了催化机制。
    DOI:
    10.1016/j.jorganchem.2022.1223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erromagnetic nanoparticle-supported copper complex: A highly efficient and reusable catalyst for three-component syntheses of 1,4-disubstituted 1,2,3-triazoles and C-S coupling of aryl halides
    作者:Mohammad Mehdi Khodaei、Kiumars Bahrami、Farhat Sadat Meibodi
    DOI:10.1002/aoc.3714
    日期:2017.10
    A new nano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by immobilization of 4′‐(4‐hydroxyphenyl)‐2,2′:6′,2″‐terpyridine/CuI complex on ferromagnetic nanoparticles through a surface modification (FMNPs@SiO2‐TPy‐Cu). This heterogeneous 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includ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ies, transmiss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es, X‐ray
    通过表面修饰(FMNPs @ SiO 2)将4'-(4-羟苯基)-2,2':6',2''-吡啶和CuI络合物固定在铁磁纳米颗粒上,合成了一种新的纳米催化剂-TPy-Cu)。这种非均相催化剂使用多种技术进行了表征,包括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振动样品磁力分析和热重分析。所得的纳米催化剂对1,4-二取代的1,2,3-三唑和硫醚的区域选择性合成具有出色的催化活性。使用外部磁体很容易回收热和化学稳定,良性和经济的催化剂,并在至少五个连续运行中重复使用,而不会造成明显的活性损失。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pper(I)‐Cysteine Complex Supported on Magnet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as an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Catalyst System for Click Chemistry Using Choline Azide as Reagent and Reaction Medium
    作者:Farzane Pazoki、Arefe Salamatmanesh、Sepideh Bagheri、Akbar Heydari
    DOI:10.1007/s10562-019-03011-2
    日期:2020.4
    Abstract In this study, Fe 3 O 4 @LDH@cysteine–Cu(I) nanoparticles as a novel and recyclable catalytic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These nanoparticles show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for preparation of the triazole family through reaction of the organic halides with alkynes in the presence of choline azide as reagent and reaction medium. In addition, Fe 3 O 4 @LDH@cysteine–Cu(I)
    摘要 在本研究中,设计并成功合成了 Fe 3 O 4 @LDH@半胱氨酸-Cu(I) 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可回收的催化体系。这些纳米颗粒在叠氮化胆碱作为试剂和反应介质的情况下,通过有机卤化物与炔烃的反应,对制备三唑族显示出高催化活性。此外,Fe 3 O 4 @LDH@cysteine-Cu(I) 可以很容易地回收和重复使用五次,催化活性没有任何显着损失。图形摘要
  • 一种炔酸合成1,4-取代1,2,3-三氮唑的方法
    申请人:乐山师范学院
    公开号:CN11049877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本发明属于含氮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炔酸合成1,4‑取代1,2,3‑三氮唑的方法,包括:向反应瓶中加入有机叠氮化合物1.2当量,炔酸1.0当量,碘化亚铜0.05当量,碳酸钾0.2当量以及溶剂聚乙二醇‑400(PEG‑400),进行搅拌反应;反应温度‑10℃~150℃;通过薄层析点板确定反应结束后,加入水,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得到粗产品;柱层析即得相应的1,4‑取代1,2,3‑三氮唑。本发明原材料炔酸成本低,无毒无味,易于运输保存;催化剂碘化亚铜催化活性高,用量少;反应速度快;反应后处理简单、产率较高、产物纯度较高,反应条件温和。
  • 一种炔酸多组分合成1,4-取代1,2,3-三氮唑的方法
    申请人:乐山师范学院
    公开号:CN11052687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本发明于含氮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炔酸多组分合成1,4‑取代1,2,3‑三氮唑的方法,包括:向反应瓶中加入(拟)卤化物1.2当量、叠氮试剂1.5当量、炔酸1.0当量、碘化亚铜0.1当量、碳酸钾或者氢氧化钾0.2当量以及溶剂聚乙二醇400,进行搅拌反应;通过薄层析点板确定反应结束后,加入水,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得到粗产品;柱层析即得相应的1,4‑取代1,2,3‑三氮唑。本发明一步合成目标产物1,4‑取代1,2,3‑三氮唑;使用的催化剂毒性小,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成本低廉,反应过程绿色环保,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Fe/ppm Cu nanoparticles as a recyclable catalyst for click reactions in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作者:Aurélien Adenot、Evan B. Landstrom、Fabrice Gallou、Bruce H. Lipshutz
    DOI:10.1039/c7gc00883j
    日期:——
    New iron-based nanoparticles doped with ppm levels of CuOAc are capable of catalyzing cycloadditions between alkynes and azides to afford triazole-containing products. These reactions take place in water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enabled by the presence of nanomicelles that function as a delivery mechanism. The NPs can be easily recycled within the same reaction vessel. Low levels of residual copper
    掺杂有ppm水平的CuOAc的新型铁基纳米颗粒能够催化炔烃与叠氮化物之间的环加成反应,从而提供含三唑的产物。这些反应发生在环境温度下的水中,这是由于存在充当递送机制的纳米胶束而实现的。NP可以在同一反应容器内轻松回收。产品中发现少量残留铜。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