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3-iodo-2-propenyl)trimethylsilane | 349546-8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3-iodo-2-propenyl)trimethylsilane
英文别名
(E)-(3-iodoallyl)-trimethylsilane;1-iodo-3-(trimethylsilyl)-1-propene;(E)-ICHCHCH2TMS;[(E)-3-iodoprop-2-enyl]-trimethylsilane
(E)-(3-iodo-2-propenyl)trimethylsilane化学式
CAS
349546-81-2
化学式
C6H13ISi
mdl
——
分子量
240.159
InChiKey
LWNQJOXCQPDBKM-SNAWJCM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7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丙基溴化镁(E)-(3-iodo-2-propenyl)trimethylsilanebis(triphenylphosphine)nickel(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5h, 以69%的产率得到(E)-hex-2-enyltri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甲基酮的面部选择性烯丙基化,用于α-取代的叔均烯丙基醚的不对称合成。
    摘要:
    描述了对映体纯的a-取代的叔均烯丙基醚4a,11和12a-c的不对称合成,其通过乙基甲基酮(1a)与γ-取代的烯丙基硅烷9a-h的烯丙基化。通过(E)-和(Z)-(3-碘代烯丙基)三甲基硅烷与各种格氏试剂的镍催化的格氏交联反应获得烯丙基硅烷。在N-三氟乙酰基去甲麻黄碱(3)的三甲基甲硅烷基醚(3)的存在下,烯丙基硅烷与Ia的反应以及催化量的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和三氟甲磺酸的混合物导致均一的烯丙基醚4a,11和12a-c与两个新的立体异构中心,同质中心的选择性为1:9至> 20:1,而同质中心的选择性为1:99至> 60:1。面部选择性不取决于烯丙基硅烷的构型,并且在所有反应中优先形成抗产物。有趣的是,随着烯丙基硅烷烷基长度的增加,面部选择性发生明显变化。
    DOI:
    10.1002/1521-3765(20010316)7:6<1304::aid-chem1304>3.0.co;2-9
  • 作为产物:
    描述:
    炔丙基三甲基硅烷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 正己烷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5h, 以40%的产率得到(E)-(3-iodo-2-propenyl)tri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甲基酮的面部选择性烯丙基化,用于α-取代的叔均烯丙基醚的不对称合成。
    摘要:
    描述了对映体纯的a-取代的叔均烯丙基醚4a,11和12a-c的不对称合成,其通过乙基甲基酮(1a)与γ-取代的烯丙基硅烷9a-h的烯丙基化。通过(E)-和(Z)-(3-碘代烯丙基)三甲基硅烷与各种格氏试剂的镍催化的格氏交联反应获得烯丙基硅烷。在N-三氟乙酰基去甲麻黄碱(3)的三甲基甲硅烷基醚(3)的存在下,烯丙基硅烷与Ia的反应以及催化量的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和三氟甲磺酸的混合物导致均一的烯丙基醚4a,11和12a-c与两个新的立体异构中心,同质中心的选择性为1:9至> 20:1,而同质中心的选择性为1:99至> 60:1。面部选择性不取决于烯丙基硅烷的构型,并且在所有反应中优先形成抗产物。有趣的是,随着烯丙基硅烷烷基长度的增加,面部选择性发生明显变化。
    DOI:
    10.1002/1521-3765(20010316)7:6<1304::aid-chem1304>3.0.co;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Hirsutellone B
    作者:K. C. Nicolaou、David Sarlah、T. Robert Wu、Weiqiang Zhan
    DOI:10.1002/anie.200903382
    日期:2009.9
    Cascading reactions, including the conversion of a TMS‐epoxy tetraene 1 into the hirsutellone tricyclic core 2, feature heavily in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the antituberculosis fungal metabolite hirsutelloneB. TMS=trimethylsilyl, LA=Lewis acid.
    级联反应,包括将 TMS-环氧四烯1转化为 hirsutellone 三环核心2,在抗结核真菌代谢物 hirsutellone B 的首次全合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TMS=三甲基甲硅烷基,LA=路易斯酸。
  • Facial-Selective Allylation of Methyl Ketones for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α-Substituted Tertiary Homoallylic Ethers
    作者:Lutz F Tietze、Ludwig Völkel、Christian Wulff、Berthold Weigand、Christian Bittner、Paul McGrath、Keyji Johnson、Martina Schäfer
    DOI:10.1002/1521-3765(20010316)7:6<1304::aid-chem1304>3.0.co;2-9
    日期:2001.3.16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enantiomerically pure a-substituted tertiary homoallylic ethers 4a, 11 and 12a-c by the allylation of ethyl methyl ketone (la) with gamma-substituted allylsilanes 9a-h is described. The allylsilanes were obtained by a nickel-catalysed Grignard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E)- and (Z)-(3-iodoallyl)trimethylsilane with various Grignard reagents. The reaction of the allylsilanes
    描述了对映体纯的a-取代的叔均烯丙基醚4a,11和12a-c的不对称合成,其通过乙基甲基酮(1a)与γ-取代的烯丙基硅烷9a-h的烯丙基化。通过(E)-和(Z)-(3-碘代烯丙基)三甲基硅烷与各种格氏试剂的镍催化的格氏交联反应获得烯丙基硅烷。在N-三氟乙酰基去甲麻黄碱(3)的三甲基甲硅烷基醚(3)的存在下,烯丙基硅烷与Ia的反应以及催化量的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和三氟甲磺酸的混合物导致均一的烯丙基醚4a,11和12a-c与两个新的立体异构中心,同质中心的选择性为1:9至> 20:1,而同质中心的选择性为1:99至> 60:1。面部选择性不取决于烯丙基硅烷的构型,并且在所有反应中优先形成抗产物。有趣的是,随着烯丙基硅烷烷基长度的增加,面部选择性发生明显变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