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isobutylamino)-3-nitrobenzonitrile | 1147564-2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isobutylamino)-3-nitrobenzonitrile
英文别名
4-(2-Methylpropylamino)-3-nitrobenzonitrile
4-(isobutylamino)-3-nitrobenzonitrile化学式
CAS
1147564-25-7
化学式
C11H13N3O2
mdl
MFCD12188568
分子量
219.243
InChiKey
PWPDUOPSQJJCK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1-73 °C
  • 沸点:
    359.9±37.0 °C(Predicted)
  • 密度:
    1.1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3
  • 拓扑面积:
    81.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isobutylamino)-3-nitrobenzonitrile 在 sodium metabisulfite 、 tin(II) chloride dihdy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12.5h, 生成 2-(5-(4-cyanophenyl)thiophen-2-yl)-1-isobutyl-1H-benzo[d]imidazole-5-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特异性识别 DNA 小沟中 G⋅C 碱基对的小序列敏感化合物。
    摘要:
    一系列新型小尺寸二脒与噻吩和修饰的 N-烷基苯并咪唑 σ 孔模块代表与单个 G·C 碱基对 (bp) DNA 序列的特异性结合。N-烷基或芳香环的变化对DNA小沟的微观结构敏感。合成了十三种新化合物来测试它们的结合亲和力和选择性。合成目标二脒所需的二氰基苯并咪唑是通过不同醛与不同3-氨基-4-(烷基-或苯基-氨基)苯甲腈的缩合/环化反应制备的。最终的二脒使用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锂(LiN[Si(CH 3 ) 3 ] 2 )或Pinner方法合成。通过生物传感器-SPR、荧光光谱、DNA热熔解、ESI-MS光谱、圆二色性和分子动力学等多种生物物理方法研究,与相似序列AAATTT和AAAGCTTT相比,新合成的化合物对AAAGTTT表现出很强的结合力和选择性。荧光光谱测定的结合亲和力结果与生物传感器-SPR获得的结果一致。这些小尺寸单 G·C bp 高度特异性结合物扩展了未来生物应用的化合物数据库。
    DOI:
    10.1002/chem.201904396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氯-3-硝基苯甲腈异丁胺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5%的产率得到4-(isobutylamino)-3-nitrobenz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黄素酶活性的模型系统:黄素单元的C(7)位置附加的功能功能对氧化还原和分子识别特性的调查。
    摘要:
    我们描述了连接到黄素衍生物家族的C(7)位置的功能性在调节其氧化还原和识别特性以及随后利用这些衍生物中的两个作为三组分电化学可控分子开关的作用。
    DOI:
    10.1039/b900269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mall Sequence‐Sensitive Compounds for Specific Recognition of the G⋅C Base Pair in DNA Minor Groove
    作者:Abdelbasset A. Farahat、Pu Guo、Hadir Shoeib、Ananya Paul、David W. Boykin、W. David Wilson
    DOI:10.1002/chem.201904396
    日期:2020.4.6
    series of small size diamidines with thiophene and modified N -alkylbenzimidazole σ-hole module represent specific binding to single G·C base pair (bp) DNA sequence. The variation of N -alkyl or aromatic rings were sensitive to microstructure of DNA minor groove. Thirteen new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to test their binding affinity and selectivity. The dicyanobenzimidazoles needed to synthesize the
    一系列新型小尺寸二脒与噻吩和修饰的 N-烷基苯并咪唑 σ 孔模块代表与单个 G·C 碱基对 (bp) DNA 序列的特异性结合。N-烷基或芳香环的变化对DNA小沟的微观结构敏感。合成了十三种新化合物来测试它们的结合亲和力和选择性。合成目标二脒所需的二氰基苯并咪唑是通过不同醛与不同3-氨基-4-(烷基-或苯基-氨基)苯甲腈的缩合/环化反应制备的。最终的二脒使用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锂(LiN[Si(CH 3 ) 3 ] 2 )或Pinner方法合成。通过生物传感器-SPR、荧光光谱、DNA热熔解、ESI-MS光谱、圆二色性和分子动力学等多种生物物理方法研究,与相似序列AAATTT和AAAGCTTT相比,新合成的化合物对AAAGTTT表现出很强的结合力和选择性。荧光光谱测定的结合亲和力结果与生物传感器-SPR获得的结果一致。这些小尺寸单 G·C bp 高度特异性结合物扩展了未来生物应用的化合物数据库。
  • Model systems for flavoenzyme activity: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functionality attached to the C(7) position of the flavin unit has on redox and molecular recognition properties
    作者:Stuart T. Caldwell、Louis J. Farrugia、Shanika Gunatilaka Hewage、Nadiya Kryvokhyzha、Vincent M. Rotello、Graeme Cooke
    DOI:10.1039/b900269n
    日期:——
    We describe the role functionality attached to the C(7) position of a family of flavin derivatives has in tuning their redox and recognition properties and the subsequent exploitation of two of these derivatives as a three-component electrochemically controllable molecular switch.
    我们描述了连接到黄素衍生物家族的C(7)位置的功能性在调节其氧化还原和识别特性以及随后利用这些衍生物中的两个作为三组分电化学可控分子开关的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