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3-ethylidene-6,7-dimethoxyisobenzofuran-1(3H)-one | 1056471-2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3-ethylidene-6,7-dimethoxyisobenzofuran-1(3H)-one
英文别名
(Z)-3-ethylidene-6,7-dimethoxyphthalide;(3Z)-3-ethylidene-6,7-dimethoxy-2-benzofuran-1-one
(Z)-3-ethylidene-6,7-dimethoxyisobenzofuran-1(3H)-one化学式
CAS
1056471-23-8
化学式
C12H12O4
mdl
——
分子量
220.225
InChiKey
TWRVIBBQOKJIPK-YWEYNIO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44.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酸烯丙酯2,3-二甲氧基苯甲酸 在 [ruthenium(II)(η6-1-methyl-4-isopropyl-benzene)(chloride)(μ-chloride)]2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8%的产率得到(Z)-3-ethylidene-6,7-dimethoxyisobenzofuran-1(3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钌(II)通过不含氧化还原的两重芳族/烯丙基C–H活化,与烯丙乙酸酯催化的芳族酸环化反应:结合实验和DFT研究
    摘要:
    描述了Ru(II)催化的,芳族酸与烯丙基乙酸酯的两倍芳香族/烯丙基C–H键活化,得到(Z)-3-亚萘基。在反应中,形成H 2作为副产物。详细的机理研究和DFT研究(包括过渡态分析)支持以下假设:C–H烯丙基化发生在芳酸与乙酸烯丙酯的邻位,然后通过C(sp 3)–H在烯丙基C(sp 3)–H进行分子内环化。π-烯丙基钌中间体。
    DOI:
    10.1021/acs.orglett.8b005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uthenium(II)-Catalyzed Cyclization of Aromatic Acids with Allylic Acetates via Redox-Free Two-Fold Aromatic/Allylic C–H Activations: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DFT Studies
    作者:Subramanian Jambu、Masilamani Tamizmani、Masilamani Jeganmohan
    DOI:10.1021/acs.orglett.8b00533
    日期:2018.4.6
    A Ru(II)-catalyzed, redox-free, two-fold aromatic/allylic C–H bond activation of aromatic acids with allylic acetates to give (Z)-3-ylidenephthalides is described. In the reaction, H2 was formed as a side product. The detaile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and DFT studies including the transition-state analysis support the postulate that the C–H allylation takes place at the ortho position of aromatic
    描述了Ru(II)催化的,芳族酸与烯丙基乙酸酯的两倍芳香族/烯丙基C–H键活化,得到(Z)-3-亚萘基。在反应中,形成H 2作为副产物。详细的机理研究和DFT研究(包括过渡态分析)支持以下假设:C–H烯丙基化发生在芳酸与乙酸烯丙酯的邻位,然后通过C(sp 3)–H在烯丙基C(sp 3)–H进行分子内环化。π-烯丙基钌中间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