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1-(2-(hex-1-yn-1-yl)phenyl)ethanone oxime | 1202458-00-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1-(2-(hex-1-yn-1-yl)phenyl)ethanone oxime
英文别名
(NE)-N-[1-(2-hex-1-ynylphenyl)ethylidene]hydroxylamine
(E)-1-(2-(hex-1-yn-1-yl)phenyl)ethanone oxime化学式
CAS
1202458-00-1
化学式
C14H17NO
mdl
——
分子量
215.295
InChiKey
BNNHDTJECDZIAL-NTCAYCP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3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1-(2-(hex-1-yn-1-yl)phenyl)ethanone oxime三氟甲磺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1%的产率得到3-butyl-1-methylisoquinoline 2-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邻炔基芳基酮肟和硝酮 在金催化的氧化还原级联环化中的几何依赖性发散,导致异吲哚†
    摘要:
    我们报告了由金络合物催化的邻-炔基芳基酮肟和硝酮的几何依赖性环化。(E)-酮肟经历N-攻击,得到异喹啉-N-氧化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Z)-酮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O-亲核攻击,随后是氧化还原级联反应,导致了新型催化进入各种范围的异吲哚。X射线晶体学清楚地支持了异吲哚的结构。我们证明了从(Z)-肟或硝酮合成异吲哚的一般性,并基于各种底物的反应曲线,提出了该氧化还原级联反应的机理模型。
    DOI:
    10.1039/b910757f
  • 作为产物:
    描述:
    2-碘-1-苯基乙酮吡啶 、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 三乙胺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6.17h, 生成 (E)-1-(2-(hex-1-yn-1-yl)phenyl)ethanone oxime
    参考文献:
    名称:
    电子转移介导的2'-炔基苯乙酮肟氧化环化中异吲哚N-氧化物形成的机理研究
    摘要:
    本文描述了一个联合实验-理论研究,即以DCA作为光敏剂,通过光致电子转移(PET)形成2'-炔基苯乙酮肟肟自由基阳离子并形成环。使用实验1 H和13 C核磁共振(NMR)光谱,高分辨率质谱和计算的NMR化学位移的组合,我们确定了产物为异吲哚N-氧化物。发现该反应是立体选择性的。在这些条件下仅形成两种可能的立体异构体之一。对环化反应机理的详细计算研究表明,在自由基阳离子中容易形成C–N键,导致生成5-exo中间体。来自DCA自由基阴离子的反向电子转移,再进行无障碍分子内质子转移,最终形成最终产物。我们认为该机制中的最终质子转移步骤是实验中观察到的立体选择性的原因。总体而言,这项工作为通过PET生产的肟和肟醚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形成复杂杂环提供了新见解。而且,它代表了第一个报道的异吲哚N-氧化物的形成。
    DOI:
    10.1021/acs.joc.0c0231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Isoindole <i>N</i>-Oxides in the Electron Transfer-Mediated Oxidative Cyclization of 2′-Alkynylacetophenone Oximes
    作者:Wan Shin Kim、Victor M. Espinoza Castro、Amanda Abiad、Michael Ko、Ashley Council、Anh Nguyen、Laura Marsalla、Vicky Lee、Thao Tran、Andrew S. Petit、H. J. Peter de Lijser
    DOI:10.1021/acs.joc.0c02318
    日期:2021.1.1
    found to be stereoselective; only one of the two possible stereoisomers is formed under these conditions. A detailed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yclization reaction mechanism suggests facile C–N bond formation in the radical cation leading to a 5-exo intermediate. Back-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DCA radical anion followed by barrierless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 leads to the final product
    本文描述了一个联合实验-理论研究,即以DCA作为光敏剂,通过光致电子转移(PET)形成2'-炔基苯乙酮肟肟自由基阳离子并形成环。使用实验1 H和13 C核磁共振(NMR)光谱,高分辨率质谱和计算的NMR化学位移的组合,我们确定了产物为异吲哚N-氧化物。发现该反应是立体选择性的。在这些条件下仅形成两种可能的立体异构体之一。对环化反应机理的详细计算研究表明,在自由基阳离子中容易形成C–N键,导致生成5-exo中间体。来自DCA自由基阴离子的反向电子转移,再进行无障碍分子内质子转移,最终形成最终产物。我们认为该机制中的最终质子转移步骤是实验中观察到的立体选择性的原因。总体而言,这项工作为通过PET生产的肟和肟醚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形成复杂杂环提供了新见解。而且,它代表了第一个报道的异吲哚N-氧化物的形成。
  • Geometry-dependent divergence in the gold-catalyzed redox cascade cyclization of o-alkynylaryl ketoximes and nitrones leading to isoindoles
    作者:Hyun-Suk Yeom、Youngun Lee、Ji-Eun Lee、Seunghoon Shin
    DOI:10.1039/b910757f
    日期:——
    We report geometry-dependent cyclizations of o-alkynylaryl ketoximes and nitrones catalyzed by gold complexes. (E)-Ketoximes undergo N-attack to give isoquinoline-N-oxides. In sharp contrast, (Z)-ketoximes undergo unprecedented O-nucleophilic attack, followed by a redox cascade leading to a novel catalytic entry to isoindoles of diverse scope. The structure of an isoindole was unambiguously supported
    我们报告了由金络合物催化的邻-炔基芳基酮肟和硝酮的几何依赖性环化。(E)-酮肟经历N-攻击,得到异喹啉-N-氧化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Z)-酮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O-亲核攻击,随后是氧化还原级联反应,导致了新型催化进入各种范围的异吲哚。X射线晶体学清楚地支持了异吲哚的结构。我们证明了从(Z)-肟或硝酮合成异吲哚的一般性,并基于各种底物的反应曲线,提出了该氧化还原级联反应的机理模型。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