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牙配位的腙前体,N'-[1-(吡啶-2-基)乙烯基]乙酰肼(L)(由乙酰肼和2-乙酰基吡啶的1:1回流产物制备),生成了两种八面体的CuII和NiII衍生物,[CuL2]·NO3(1)和[NiL2]·ClO4·H2O(2)。两种衍生物都经过了X射线衍射系统的检测和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中心金属原子(CuII或NiII)通过配位一对独立的腙前体采用畸变的八面体几何结构,具有N4O2供体集合。除了X射线研究外,还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分析和室温磁矩等技术来确定两种配合物的重要特征。显然,M-N吡啶键比M-N亚胺键稍长,对于1中的Cu1-N1和Cu1-N4 [2.300(2)和2.038(2) Å]以及2中的Ni1-N1和Ni1-N4 [2.075(2)和2.084(1) Å],对于1中的Cu1-N2和Cu1-N5 [2.062(1)和1.932(1) Å]以及2中的Ni1-N2和Ni1-N5 [2.008(2)和1.975(2) Å]。根据我们的观察,1的有效磁矩值(µeff)为1.77 B.M.,2为3.06 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