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β-L-erythrose | 1932326-49-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β-L-erythrose
英文别名
β-L-erythro-1,4-furanose;L-Erythrofuranose, (S)-;(2S,3S,4S)-oxolane-2,3,4-triol
β-L-erythrose化学式
CAS
1932326-49-2
化学式
C4H8O4
mdl
——
分子量
120.105
InChiKey
FMAORJIQYMIRHF-HZLVTQR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90.6±40.0 °C(Predicted)
  • 密度:
    1.698±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9.9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羟乙醛 在 D-fructose-6-phosphate aldol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L-赤藓糖α-L-erythroseβ-L-erythros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转氨酶和醛缩酶反应聚合原位生成两种转酮醇酶底物,用于酮的顺序一锅,三步串联合成
    摘要:
    我们描述了一种高效的三酶顺序单锅级联反应,其中两种转酮酶底物均以会聚方式原位产生。亲核供体底物羟基丙酮酸是通过转氨酶催化反应从l丝氨酸和丙酮酸获得的。平行地,通过简单的非手性化合物乙二醇醛和甲醛通过d生成了三种不同的(2 S)-α-羟基化醛基,l-甘油醛,d-苏糖和l-赤藓糖作为亲电子受体。果糖6-磷酸醛缩酶催化。从温度,酶比例和底物浓度方面研究了这三种酶的相容性。该方法的效率依赖于转酮醇酶反应的不可逆性,驱动可逆的氨基转移反应的转移并确保所有底物的完全转化。三个有价值(3小号,4小号)-ketoses,升-ribulose,ð -tagatose,和升以良好的收率与高非对映选择性得到-psicose。
    DOI:
    10.1002/cctc.20190175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vergent <i>in situ</i> Generation of Both Transketolase Substrates <i>via</i> Transaminase and Aldolase Reactions for Sequential One‐Pot, Three‐Step Cascade Synthesis of Ketoses
    作者:Marion Lorillière、Christine Guérard‐Hélaine、Thierry Gefflaut、Wolf‐Dieter Fessner、Pere Clapés、Franck Charmantray、Laurence Hecquet
    DOI:10.1002/cctc.201901756
    日期:2020.2.6
    We describe an efficient three‐enzyme, sequential onepot cascade reaction where both transketolase substrates are generated in situ in a convergent fashion. The nucleophilic donor substrate hydroxypyruvate was obtained from l‐serine and pyruvate by a transaminase‐catalyzed reaction. In parallel, three different (2S)‐α‐hydroxylated aldehydes, l‐glyceraldehyde, d‐threose, and l‐erythrose, were generated
    我们描述了一种高效的三酶顺序单锅级联反应,其中两种转酮酶底物均以会聚方式原位产生。亲核供体底物羟基丙酮酸是通过转氨酶催化反应从l丝氨酸和丙酮酸获得的。平行地,通过简单的非手性化合物乙二醇醛和甲醛通过d生成了三种不同的(2 S)-α-羟基化醛基,l-甘油醛,d-苏糖和l-赤藓糖作为亲电子受体。果糖6-磷酸醛缩酶催化。从温度,酶比例和底物浓度方面研究了这三种酶的相容性。该方法的效率依赖于转酮醇酶反应的不可逆性,驱动可逆的氨基转移反应的转移并确保所有底物的完全转化。三个有价值(3小号,4小号)-ketoses,升-ribulose,ð -tagatose,和升以良好的收率与高非对映选择性得到-psicos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