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tert-butyl-1,3-bis(4-pyridyl)azulene | 1338367-1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tert-butyl-1,3-bis(4-pyridyl)azulene
英文别名
4-(6-Tert-butyl-3-pyridin-4-ylazulen-1-yl)pyridine
6-tert-butyl-1,3-bis(4-pyridyl)azulene化学式
CAS
1338367-12-6
化学式
C24H22N2
mdl
——
分子量
338.452
InChiKey
VVYYZKMOSFSGS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tert-butyl-1,3-bis(4-pyridyl)azulene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9.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锌盐取代甘菊环的供体-受体聚次甲基和 1,6'-Bi-、1,6';3,6''-Ter- 和喹蓝烯:合成以及结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
    摘要:
    由1,6'-联苯菊烯单元组成的薁取代的供体-受体聚次甲基、双、三、和喹甘菊烯已由相应的锌盐成功制备。通过锌盐与几种胺的反应,然后与丙二腈进行克诺文格尔反应,合成了聚次甲基,以中等到高产率(40-92%)完成。同时,锌盐与仲胺的反应以及随后与环戊二烯化物离子的连续缩合环化,即所谓的齐格勒-哈夫纳法,产生了相应的1,6'-联薁烯,1,6';3,6''-分别是四萁烯和喹萁烯。通过单晶 X 射线结构分析、紫外/可见光谱、伏安分析、光谱电化学和理论揭示了薁取代的供体-受体聚次甲基、双、三和喹甘菊烯的结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计算。这些结果表明甘菊环上的取代基及其取代位置直接影响其反应活性、光学和电化学性能。
    DOI:
    10.1002/cplu.202100174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啶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6-tert-butyl-1,3-bis(4-pyridyl)azu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1-杂芳基和 1,3-双(杂芳基) azulenes 的合成:Azulenes 与含 N 杂芳烃的三氟甲磺酸酯的亲电杂芳基化
    摘要:
    通过亲电取代建立了 1-杂芳基和 1,3-双(杂芳基) azulenes 的有效合成。在过量杂芳烃的存在下,芘和 1,1'-双脒与含 N 杂芳烃的三氟甲磺酸酯的反应顺利进行,以良好的产率得到相应的 1-二氢杂芳基和 1,3-双(二氢杂芳基)芴衍生物。通过在 DMSO 中用 tBuOK 或在 EtOH 中用 KOH 处理,1-二氢杂芳基 - 和 1,3-双(二氢杂芳基)芘衍生物很容易转化为所需的 1-杂芳基 - 和 1,3-双(杂芳基) - 芘,收率极好. 吡啶鎓盐 26 + ·I - 和 27 2+ ·2I - 也通过 4a 和 5a 与甲基碘反应制备。1-杂芳基-和1,
    DOI:
    10.1002/ejoc.20110049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1,6′-Bi- and 1,6′:3,6′′-Terazulenes from 1-Pyridyl- and 1,3-Di(pyridyl)azulenes by the Ziegler–Hafner Method
    作者:Taku Shoji、Atsuyo Yamamoto、Erika Shimomura、Mitsuhisa Maruyama、Shunji Ito、Tetsuo Okujima、Kozo Toyota、Noboru Morita
    DOI:10.1246/cl.130157
    日期:2013.6.5
    The synthesis of 1,6′-biazulenes 3a and 3b and 1,6′:3,6′′-terazulenes 7a and 7b was established by one-pot reactions via the Zincke-type ring-open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pyridinium salts with diethylamine, followed by the reaction with cyclopentadiene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methoxide. The intramolecular charge-transfer characters between azulene rings were investigated by UV–vis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1,6′-联苊烯 3a 和 3b 以及 1,6′:3,6′′-三苊烯 7a 和 7b 的合成是通过 Zincke 型环开环反应实现的,该反应通过相应的吡啶鎓盐与二乙胺反应,然后在甲醇钠存在下与环戊二烯反应。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理论计算研究了苊烯环之间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性。
  • Synthesis of 1-Heteroaryl- and 1,3-Bis(heteroaryl)azulenes: Electrophilic Heteroarylation of Azulenes with the Triflates of N-Containing Heteroarenes
    作者:Taku Shoji、Shunji Ito、Jyunya Higashi、Noboru Morita
    DOI:10.1002/ejoc.201100498
    日期:2011.9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1-heteroaryl- and 1,3-bis(heteroaryl)azulenes was established by 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The reaction of azulenes and 1,1'-biazulene with the triflate of N-containing heteroarenes proceeded smoothly in the presence of excess heteroarenes to afford the corresponding 1-dihydroheteroaryl- and 1,3-bis(dihydroheteroaryl)azulene derivatives in good yields. The 1-dihydroheteroaryl-
    通过亲电取代建立了 1-杂芳基和 1,3-双(杂芳基) azulenes 的有效合成。在过量杂芳烃的存在下,芘和 1,1'-双脒与含 N 杂芳烃的三氟甲磺酸酯的反应顺利进行,以良好的产率得到相应的 1-二氢杂芳基和 1,3-双(二氢杂芳基)芴衍生物。通过在 DMSO 中用 tBuOK 或在 EtOH 中用 KOH 处理,1-二氢杂芳基 - 和 1,3-双(二氢杂芳基)芘衍生物很容易转化为所需的 1-杂芳基 - 和 1,3-双(杂芳基) - 芘,收率极好. 吡啶鎓盐 26 + ·I - 和 27 2+ ·2I - 也通过 4a 和 5a 与甲基碘反应制备。1-杂芳基-和1,
  • Azulene‐Substituted Donor‐Acceptor Polymethines and 1,6’‐Bi‐, 1,6′;3,6′′‐Ter‐, and Quinqueazulenes via Zincke Salts: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Opt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作者:Taku Shoji、Akari Yamazaki、Yukino Ariga、Mayumi Uda、Daichi Ando、Nichika Sasahara、Naohito Kai、Shunji Ito
    DOI:10.1002/cplu.202100174
    日期:2021.6
    1,6′-biazulene unit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from corresponding Zincke salts. The synthesis of polymethines through the reaction of Zincke salts with several amines, followed by a Knoevenagel reaction with malononitrile, was accomplished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40–92 %). Meanwhile, the reaction of Zincke salts with secondary amines and the subsequent sequential condensation-cyclization with
    由1,6'-联苯菊烯单元组成的薁取代的供体-受体聚次甲基、双、三、和喹甘菊烯已由相应的锌盐成功制备。通过锌盐与几种胺的反应,然后与丙二腈进行克诺文格尔反应,合成了聚次甲基,以中等到高产率(40-92%)完成。同时,锌盐与仲胺的反应以及随后与环戊二烯化物离子的连续缩合环化,即所谓的齐格勒-哈夫纳法,产生了相应的1,6'-联薁烯,1,6';3,6''-分别是四萁烯和喹萁烯。通过单晶 X 射线结构分析、紫外/可见光谱、伏安分析、光谱电化学和理论揭示了薁取代的供体-受体聚次甲基、双、三和喹甘菊烯的结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计算。这些结果表明甘菊环上的取代基及其取代位置直接影响其反应活性、光学和电化学性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