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yl-5-(2-nitro-phenyl)-1H-tetrazole | 68826-3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yl-5-(2-nitro-phenyl)-1H-tetrazole
英文别名
1-Methyl-5-(2-nitro-phenyl)-1H-tetrazol;1-methyl-5-O-nitrophenyl-1H-tetrazole;1-Methyl-5-(2-nitrophenyl)-1H-tetrazole;1-methyl-5-(2-nitrophenyl)tetrazole
1-methyl-5-(2-nitro-phenyl)-1<i>H</i>-tetrazole化学式
CAS
68826-34-6
化学式
C8H7N5O2
mdl
——
分子量
205.176
InChiKey
FZEAAHCCZOZKR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9-90 °C
  • 沸点:
    411.0±47.0 °C(Predicted)
  • 密度:
    1.53±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89.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SDS

SDS:95a67abcf38a272781784f2ac49cba71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methyl-5-(2-nitro-phenyl)-1H-tetrazol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 作用下, 反应 12.0h, 以49.9%的产率得到2-(1-甲基-1H-四唑-5-基)苯胺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结构的 Axl 强效抑制剂的发现: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Axl 通常在许多癌症中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生长、转移、耐药性和较差的总体生存率相关,因此已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靶点。然而,用于 Axl 抑制的新化学形式的可用性是有限的。在此,我们介绍了新型 Axl 抑制剂的开发和表征,包括一系列二苯基嘧啶二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 (SAR)。这些化合物中的大多数都表现出显着的抗 Axl 激酶活性。特别是,有前途的化合物m16显示出最高的酶抑制效力(IC 50 = 5 nM)并阻断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效力( 42 个癌细胞系中 4 个的CC 50 <100 nM)。此外,化合物m16还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肝微粒体稳定性。所有这些有利的结果使m16成为进一步开发的良好领先治疗候选药物。
    DOI:
    10.1039/d2md00153e
  • 作为产物:
    描述:
    N-甲基-2-硝基苯甲酰胺 在 sodium azide 、 三氟甲磺酸酐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0h, 以65.2%的产率得到1-methyl-5-(2-nitro-phenyl)-1H-tetr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结构的 Axl 强效抑制剂的发现: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Axl 通常在许多癌症中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生长、转移、耐药性和较差的总体生存率相关,因此已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靶点。然而,用于 Axl 抑制的新化学形式的可用性是有限的。在此,我们介绍了新型 Axl 抑制剂的开发和表征,包括一系列二苯基嘧啶二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 (SAR)。这些化合物中的大多数都表现出显着的抗 Axl 激酶活性。特别是,有前途的化合物m16显示出最高的酶抑制效力(IC 50 = 5 nM)并阻断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效力( 42 个癌细胞系中 4 个的CC 50 <100 nM)。此外,化合物m16还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肝微粒体稳定性。所有这些有利的结果使m16成为进一步开发的良好领先治疗候选药物。
    DOI:
    10.1039/d2md00153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covery of CC Chemokine Receptor-3 (CCR3) Antagonists with Picomolar Potency
    作者:George V. De Lucca、Ui Tae Kim、Brian J. Vargo、John V. Duncia、Joseph B. Santella、Daniel S. Gardner、Changsheng Zheng、Ann Liauw、Zhang Wang、George Emmett、Dean A. Wacker、Patricia K. Welch、Maryanne Covington、Nicole C. Stowell、Eric A. Wadman、Anuk M. Das、Paul Davies、Swamy Yeleswaram、Danielle M. Graden、Kimberly A. Solomon、Robert C. Newton、George L. Trainor、Carl P. Decicco、Soo. S. Ko
    DOI:10.1021/jm049530m
    日期:2005.3.1
    Starting with our previously described(20) class of CC chemokine receptor-3 (CCR3) antagonist, we improved the potency by replacing the phenyl linker of 1 with a cyclohexyl linker and by replacing the 4-benzylpiperidine with a 3-benzylpiperidine. The resulting compound, 32, is a potent and selective antagonist of CCR3. SAR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3-acetylphenyl urea of 32 could be replaced with heterocyclic ureas or heterocyclic-substituted phenyl ureas and still maintain the potency (inhibition of eotaxin-induced chemotaxis) of this class of compounds in the low-picomolar range (IC50 = 10-60 pM), representing some of the most potent CCR3 antagonists reported to date. The potency of 32 for mouse CCR3 (chemotaxis IC50 = 41 nM) and its oral bioavailability in mice (20% F) were adequat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in animal models of allergic airway inflammatio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32 reduced eosinophil recruitment into the lung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these animal models. On the basis of its overall potency, selectivity, efficacy, and safety profile, the benzenesulfonate salt of 32, designated DPC168, entered phase 1 clinical trials.
  • THE SYNTHESIS OF NITRO- AND AMINO-PHENYLTETRAZOLES
    作者:ROBERT M. HERBST、CARLETON W. ROBERTS、HORACE T. F. GIVENS、EDWARD K. HARVILL
    DOI:10.1021/jo01136a014
    日期:1952.2
  • BUTLER R. N.; GAVIN V. C.,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981, PART 1, NO 2, 390-393
    作者:BUTLER R. N.、 GAVIN V. C.
    DOI:——
    日期:——
  • Structure-based discovery of potent inhibitors of Axl: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作者:Shuang Wu、Min Liao、Minxiong Li、Mingming Sun、Ning Xi、Youlin Zeng
    DOI:10.1039/d2md00153e
    日期:——
    availability of new chemical forms for Axl inhibition is limited. Herein, we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Axl inhibitors, including the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SARs) of a series of diphenylpyrimidine–diamine derivatives. Most of these compounds exhibited remarkable activity against the Axl kinase. In particular, the promising compound m16 showed the
    Axl 通常在许多癌症中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生长、转移、耐药性和较差的总体生存率相关,因此已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靶点。然而,用于 Axl 抑制的新化学形式的可用性是有限的。在此,我们介绍了新型 Axl 抑制剂的开发和表征,包括一系列二苯基嘧啶二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 (SAR)。这些化合物中的大多数都表现出显着的抗 Axl 激酶活性。特别是,有前途的化合物m16显示出最高的酶抑制效力(IC 50 = 5 nM)并阻断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效力( 42 个癌细胞系中 4 个的CC 50 <100 nM)。此外,化合物m16还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肝微粒体稳定性。所有这些有利的结果使m16成为进一步开发的良好领先治疗候选药物。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cnm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