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E)-3-(2-azidoethyl)-4-(pivaloyloxymethyl)-4-hexen-2-one | 1365839-7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E)-3-(2-azidoethyl)-4-(pivaloyloxymethyl)-4-hexen-2-one
英文别名
[(2E)-3-(2-azidoethyl)-2-ethylidene-4-oxopentyl] 2,2-dimethylpropanoate
(±)-(2E)-3-(2-azidoethyl)-4-(pivaloyloxymethyl)-4-hexen-2-one化学式
CAS
1365839-74-2
化学式
C14H23N3O3
mdl
——
分子量
281.355
InChiKey
ZBSDNBRDAGFNRY-WDZFZDK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5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E)-3-(2-azidoethyl)-4-(pivaloyloxymethyl)-4-hexen-2-one正丁基锂二异丁基氢化铝potassium carbonate三苯基膦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71.08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 16‐羟基‐16,22-二氢app啶胺的结构测定和全合成
    摘要: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第一个不对称的总合成,以及天然存在的16-羟基-16,22-二氢app啶胺的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的确定。关键步骤包括:1)一种新的膦亚胺介导的级联反应,以构建独特的1-氮杂双环[4.2.2]癸烷核心,包括假氨基类型部分;2)通过Felkin-Anh过渡态具有高立体定向性的1,2-丙烯腈或甲基酮的1,2-加成反应,以构建四取代的碳中心;3)酮酯的分子内手性转移迈克尔反应,具有邻近基团的参与,在目标分子的C15处引入手性中心。此外,我们评估了合成(+)‐(15 S,16 R)‐‐‐‐‐‐‐‐‐‐‐‐‐‐‐‐‐‐‐‐‐‐‐‐‐‐‐‐‐‐‐‐é细细ane板衬膜及其中间体,可以抵抗耐氯喹的恶性疟原虫(K1株)寄生虫。
    DOI:
    10.1002/chem.201300292
  • 作为产物:
    描述:
    (±)-(2E)-6-azido-4-(benzyloxymethyl)-3-(hydroxymethyl)-2-hexene 在 吡啶戴斯-马丁氧化剂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 aq. phosphate buffer 、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5h, 生成 (±)-(2E)-3-(2-azidoethyl)-4-(pivaloyloxymethyl)-4-hexe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 16‐羟基‐16,22-二氢app啶胺的结构测定和全合成
    摘要: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第一个不对称的总合成,以及天然存在的16-羟基-16,22-二氢app啶胺的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的确定。关键步骤包括:1)一种新的膦亚胺介导的级联反应,以构建独特的1-氮杂双环[4.2.2]癸烷核心,包括假氨基类型部分;2)通过Felkin-Anh过渡态具有高立体定向性的1,2-丙烯腈或甲基酮的1,2-加成反应,以构建四取代的碳中心;3)酮酯的分子内手性转移迈克尔反应,具有邻近基团的参与,在目标分子的C15处引入手性中心。此外,我们评估了合成(+)‐(15 S,16 R)‐‐‐‐‐‐‐‐‐‐‐‐‐‐‐‐‐‐‐‐‐‐‐‐‐‐‐‐‐‐‐‐é细细ane板衬膜及其中间体,可以抵抗耐氯喹的恶性疟原虫(K1株)寄生虫。
    DOI:
    10.1002/chem.20130029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and reassignment of the relative stereochemistry of 16-hydroxy-16,22-dihydroapparicine
    作者:Yoshihiko Noguchi、Tomoyasu Hirose、Yujiro Furuya、Aki Ishiyama、Kazuhiko Otoguro、Satoshi Ōmura、Toshiaki Sunazuka
    DOI:10.1016/j.tetlet.2012.01.110
    日期:2012.4
    We report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and reassignment of the relative stereochemistry of naturally occurring 16-hydroxy-16,22-dihydroapparicine. Our novel route proceeds by a cascade reaction to efficiently construct a 1-azabicyclo[4.2.2]decane core, along with two stereocenters (C-15 and C-16). The C-16 quaternary carbon was constructed through stereospecific 1,2-addition using an indole nucleophile
    我们报告了自然界中的16-羟基-16,22-dihydroapparicine的相对立体化学的第一次总合成和重新分配。我们的新途径是通过级联反应进行的,以有效地构建1-azabicyclo [4.2.2]癸烷核心,以及两个立体中心(C-15和C-16)。C-16季碳是通过使用吲哚亲核试剂与醛或甲基酮进行立体有规的1,2-加成而构建的。目标产物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立体定向合成揭示了天然化合物的真正相对立体化学。
  •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and Total Synthesis of (+)-16-Hydroxy-16,22-dihydroapparicine
    作者:Tomoyasu Hirose、Yoshihiko Noguchi、Yujiro Furuya、Aki Ishiyama、Masato Iwatsuki、Kazuhiko Otoguro、Satoshi Ōmura、Toshiaki Sunazuka
    DOI:10.1002/chem.201300292
    日期:2013.8.5
    tetrasubstituted carbon center; and 3) an intramolecular chiralitytransferring Michael reaction of the ketoester, with neighboring‐group participation, to introduce a chiral center at C15 in the target molecule. In addition, we evaluated the antimalarial activity of synthetic (+)‐(15S,16R)‐16‐hydroxy‐16,22‐dihydroapparicine and its intermediate against chloroquine‐resistant Plasmodium falciparum (K1 strain)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第一个不对称的总合成,以及天然存在的16-羟基-16,22-二氢app啶胺的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的确定。关键步骤包括:1)一种新的膦亚胺介导的级联反应,以构建独特的1-氮杂双环[4.2.2]癸烷核心,包括假氨基类型部分;2)通过Felkin-Anh过渡态具有高立体定向性的1,2-丙烯腈或甲基酮的1,2-加成反应,以构建四取代的碳中心;3)酮酯的分子内手性转移迈克尔反应,具有邻近基团的参与,在目标分子的C15处引入手性中心。此外,我们评估了合成(+)‐(15 S,16 R)‐‐‐‐‐‐‐‐‐‐‐‐‐‐‐‐‐‐‐‐‐‐‐‐‐‐‐‐‐‐‐‐é细细ane板衬膜及其中间体,可以抵抗耐氯喹的恶性疟原虫(K1株)寄生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