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morpholinobenzyl bromide | 1064708-7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orpholinobenzyl bromide
英文别名
4-[4-(Bromomethyl)phenyl]morpholine
4-morpholinobenzyl bromide化学式
CAS
1064708-77-5
化学式
C11H14BrNO
mdl
——
分子量
256.142
InChiKey
ZCEPSKGRHOVQC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12.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morpholinobenzyl bromidecopper(l) iodide 、 sodium azide 、 作用下, 以 乙腈 、 N,N-dimethyl-d6-formamide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3‐(1H‐benzo[d]imidazol‐2‐yl)‐1‐{[1‐(4‐morpholinobenzyl)‐1H‐1,2,3‐triazol‐4‐yl]methyl}quinolin‐2(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 3-(1H-benzo[d]imidazol-2-yl)quinolin-2(1H)-one-based 三唑衍生物:作为抗增殖和凋亡诱导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喹啉-苯并咪唑杂化支架的 1,2,3-三唑衍生物,并针对一组 NCI-60 类人癌细胞系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性评估,结果表明化合物Q6是最有效的细胞毒剂,对多种癌细胞系具有优异的 GI 50、TGI 和 LC 50值。Q6在 BT-474 乳腺癌线上进行了进一步测试,以评估作用机制。基于 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唑的初步筛选研究表明,化合物Q6对人乳腺癌细胞 BT-474 具有优异的抗增殖作用,IC 50值为 0.59 ± 0.01 μM。基于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 (AO/EB) 和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 (DAPI) 测定的详细研究表明,显示的抗增殖活性是由于暴露于Q6时诱导细胞凋亡. 此外,DCFDA 染色显示活性氧的产生,改变了线粒体电位并导致细胞凋亡的开始。JC-1 染色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点,表明该支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衍生物。
    DOI:
    10.1002/ardp.202100074
  • 作为产物:
    描述:
    4-(4-吗啉基)苄醇三溴化磷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4-morpholinobenzyl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 3-(1H-benzo[d]imidazol-2-yl)quinolin-2(1H)-one-based 三唑衍生物:作为抗增殖和凋亡诱导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喹啉-苯并咪唑杂化支架的 1,2,3-三唑衍生物,并针对一组 NCI-60 类人癌细胞系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性评估,结果表明化合物Q6是最有效的细胞毒剂,对多种癌细胞系具有优异的 GI 50、TGI 和 LC 50值。Q6在 BT-474 乳腺癌线上进行了进一步测试,以评估作用机制。基于 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唑的初步筛选研究表明,化合物Q6对人乳腺癌细胞 BT-474 具有优异的抗增殖作用,IC 50值为 0.59 ± 0.01 μM。基于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 (AO/EB) 和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 (DAPI) 测定的详细研究表明,显示的抗增殖活性是由于暴露于Q6时诱导细胞凋亡. 此外,DCFDA 染色显示活性氧的产生,改变了线粒体电位并导致细胞凋亡的开始。JC-1 染色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点,表明该支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衍生物。
    DOI:
    10.1002/ardp.20210007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RALKYL PIPERIDI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S AS ANTALGIC OR ATARACTIC AGENT
    申请人:Li Jianqi
    公开号:US20110105503A1
    公开(公告)日:2011-05-05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ralkyl piperidine derivative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their us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algic or ataractic medicament. The said derivatives are a free base of the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or a salt thereof. The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y display favorable antalgic, ataractic activity and low side effects.
    本发明涉及芳基烷基哌啶衍生物,含有这些衍生物的组合物,以及它们在制备止痛或镇静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衍生物是由以下式表示的化合物的自由碱或其盐。药理实验表明,它们具有良好的止痛、镇静活性和低副作用。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mesoporous Fe3O4@Fe-Cu/MCM‐41 as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nanocatalyst for the Buchwald-Hartwig C-N cross-coupling reaction
    作者:Mohammad Abdollahi-Alibeik、Zahra Ramazani
    DOI:10.1007/s12039-022-02066-w
    日期:2022.9
    prepared and applied as a nanostructured catalyst in the Buchwald-Hartwig C-N cross-coupling reaction. The tex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re-shell catalyst have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XRD, FTIR, SEM, EDX, BET, and VSM techniques. The catalyst samples with various Si:Cu:Fe molar ratios were used in the C-N coupling, and the reaction data shows that Fe3O4@Fe-Cu/MCM-41 with Si:Cu:Fe molar ratio of 60:1.5:1
    制备了MCM-41 负载的带有磁芯的 Cu 和 Fe (Fe 3 O 4 @Fe-Cu/MCM-41),并将其用作 Buchwald-Hartwig CN 交叉偶联反应中的纳米结构催化剂。核壳催化剂的结构性质已经通过XRD、FTIR、SEM、EDX、BET和VSM技术进行了研究。不同Si:Cu:Fe摩尔比的催化剂样品用于CN偶联,反应数据表明Si:Cu:Fe摩尔比为60:1.5的Fe 3 O 4 @Fe-Cu/MCM-41: 1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制备的催化剂可以多次回收和重复使用,而活性和磁性没有任何显着降低。 图形概要 制备了MCM-41 负载的带有磁芯的 Cu 和 Fe (Fe 3 O 4 @Fe-Cu/MCM-41),并将其用作 Buchwald-Hartwig CN 交叉偶联反应中的纳米结构催化剂。Si:Cu:Fe摩尔比为60:1.5:1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可以多次回收重复使用,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 US8501778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501778B2
    公开(公告)日:2013-08-06
  • New 3‐(1<i>H</i>‐benzo[<i>d</i>]imidazol‐2‐yl)quinolin‐2(1<i>H</i>)‐one‐based triazole derivatives: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as antiproliferative and apoptosis‐inducing agents
    作者:Nikhil B. Gaikwad、Sapana Bansode、Shankar Biradar、Mayuri Ban、Nanduri Srinivas、Chandraiah Godugu、Venkata M. Yaddanapudi
    DOI:10.1002/ardp.202100074
    日期:2021.11
    A series of 1,2,3-triazole derivatives based on the quinoline–benzimidazole hybrid scaffold was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screened against a panel of NCI-60 humanoid cancer cell lines for in vitro cytotoxicity evaluation, which revealed that compound Q6 was the most potent cytotoxic agent with excellent GI50, TGI, and LC50 values on multiple cancer cell lines. Q6 was tested further on the BT-474 breast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喹啉-苯并咪唑杂化支架的 1,2,3-三唑衍生物,并针对一组 NCI-60 类人癌细胞系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性评估,结果表明化合物Q6是最有效的细胞毒剂,对多种癌细胞系具有优异的 GI 50、TGI 和 LC 50值。Q6在 BT-474 乳腺癌线上进行了进一步测试,以评估作用机制。基于 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唑的初步筛选研究表明,化合物Q6对人乳腺癌细胞 BT-474 具有优异的抗增殖作用,IC 50值为 0.59 ± 0.01 μM。基于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 (AO/EB) 和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 (DAPI) 测定的详细研究表明,显示的抗增殖活性是由于暴露于Q6时诱导细胞凋亡. 此外,DCFDA 染色显示活性氧的产生,改变了线粒体电位并导致细胞凋亡的开始。JC-1 染色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点,表明该支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衍生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4-甲基环戊-1-烯-1-基)(吗啉-4-基)甲酮 (2-肟基-氰基乙酸乙酯)-N,N-二甲基-吗啉基脲六氟磷酸酯 鲸蜡基乙基吗啉氮鎓乙基硫酸盐 马啉乙磺酸钾 预分散OTOS-80 顺式4-(氮杂环丁烷-3-基)-2,2-二甲基吗啉 顺式-N-亚硝基-2,6-二甲基吗啉 顺式-3,5-二甲基吗啉 顺-2,6-二甲基-4-(4-硝基苯基)吗啉 非屈酯 雷奈佐利二聚体 阿瑞杂质9 阿瑞吡坦磷的二卞酯 阿瑞吡坦杂质 阿瑞吡坦杂质 阿瑞吡坦 阿瑞吡坦 阿瑞匹坦非对映异构体2R3R1R 阿瑞匹坦杂质A异构体 阿瑞匹坦杂质54 阿瑞匹坦-M3代谢物 钾[2 - (吗啉- 4 -基)乙氧基]甲基三氟硼酸 邻苯二甲酸单吗啉 调节安 试剂2-(4-Morpholino)ethyl2-bromoisobutyrate 茂硫磷 苯甲腈,2-(4-吗啉基)-5-[1,4,5,6-四氢-4-(羟甲基)-6-羰基-3-哒嗪基]- 苯甲曲秦 苯甲吗啉酮 苯基2-(2-苯基吗啉-4-基)乙基碳酸酯盐酸盐 苯二甲吗啉一氢酒石酸盐 苯二甲吗啉 苯乙酮 O-(吗啉基羰基甲基)肟 芬美曲秦 芬布酯盐酸盐 芬布酯 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 脱氯利伐沙班 脱氟雷奈佐利 羟基1-(3-氯苯基)-2-[(1,1-二甲基乙基)氨基]-1-丙酮盐酸盐 福沙匹坦苄酯 福沙匹坦杂质26 福曲他明 碘化N-甲基丙基吗啉 碘化N-甲基,乙基吗啉 硝酸吗啉 盐酸吗啡啉-D8 甲基吗啉-2-羧酸甲酯2,2,2-三氟乙酸盐 甲基N-[3-(乙酰基氨基)-4-[(2-氰基-4,6-二硝基苯基)偶氮]苯基]-N-乙基-&#x3B2-丙氨酸酸酯 甲基4-吗啉二硫代甲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