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chloro-3-(3'-chlorophenyl)-[1,2,4]triazolo[4,3-b]pyridazine | 56383-5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chloro-3-(3'-chlorophenyl)-[1,2,4]triazolo[4,3-b]pyridazine
英文别名
6-Chloro-3-(3-chlorophenyl)[1,2,4]triazolo[4,3-b]pyridazine;6-chloro-3-(3-chlorophenyl)-[1,2,4]triazolo[4,3-b]pyridazine
6-chloro-3-(3'-chlorophenyl)-[1,2,4]triazolo[4,3-b]pyridazine化学式
CAS
56383-51-8
化学式
C11H6Cl2N4
mdl
MFCD11182540
分子量
265.101
InChiKey
HTMOOQOFTFENM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5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3.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Triazolopyridazine LRRK2 kinase inhibitors
    摘要:
    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 (LRRK2)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arkinson's disease (PD). Inhibition of LRRK2 kinase activity is a therapeutic approach that may lead to new treatments for PD. Herein 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a series of [1,2,4]triazolo[4,3-b]pyridazines that are potent against both wild-type and mutant LRRK2 kinase activity in biochemical assays and show an unprecedented selectivity towards the G2019S mutant. A structural rational for the observed selectivity is proposed. (C) 2013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bmcl.2013.02.043
  • 作为产物:
    描述:
    3-(3'-chlorobenzylidenehydrazino)-6-chloropyridazine 在 碘苯二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6-chloro-3-(3'-chlorophenyl)-[1,2,4]triazolo[4,3-b]pyrid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6-氯哒嗪-3-基和6-氯-3-取代的-[1,2,4]三唑并[4,3-b]哒嗪作为细胞毒剂的合成及生物评价。
    摘要:
    通过各种6-氯哒嗪-3-基与碘代苯二乙酸酯的分子内氧化环化反应,描述了一系列6-氯-3-取代-[1,2,4]三唑并[4,3-b]哒嗪的有效合成方法。根据元素分析,IR,NMR(1H和13C)和质谱数据确定了新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评价了本研究中合成的全部33种化合物3a-q和4b-q对两种命名为SB-ALL和NALM-6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系和人乳腺癌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细胞系(MCF-7)。结果表明,三唑4比其前体3表现出更好的细胞毒性。在三唑中,化合物4f,与阿霉素(IC50 = 0.167μM,SB-ALL)相比,4j和4q对SB-ALL和NALM-6表现出有效的细胞毒性活性,IC50值分别在〜1.64-5.66μM和〜1.14-3.7μM范围内。处理48小时后,对化合物4f,4j和4q进行凋亡分析,这些化合物通过胱天蛋白酶3/7激活诱导了NALM-6细胞的凋亡。结果显示,化合物4q代表潜在的有前途的铅。
    DOI:
    10.1016/j.bioorg.2019.01.0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