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甲基庚-3-炔-2-醇 | 124471-40-5

中文名称
6-甲基庚-3-炔-2-醇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methylhept-3-yn-2-ol
英文别名
——
6-甲基庚-3-炔-2-醇化学式
CAS
124471-40-5
化学式
C8H14O
mdl
——
分子量
126.199
InChiKey
SGIOPDOYXBGFK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64.5±8.0 °C(Predicted)
  • 密度:
    0.88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甲基庚-3-炔-2-醇lead(IV) acetate四氧化锇N-甲基吲哚酮 、 4 A molecular sieve 、 sodium hexamethyldisilazaneL-Selectride红铝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 、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50.92h, 生成 (1R,3S,5R,7S,9R,13R,15S,18S)-7-Benzyloxy-3-methoxy-18-methyl-13-((E)-4-methyl-pent-1-enyl)-12,19,20-trioxa-tricyclo[13.3.1.15,9]icosan-1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自发的巨乳醇化合成 Leucascandrolide A
    摘要:
    我们开发了 (+/-)-leucascandrolide A 的简洁、收敛和立体控制合成(从市售前体开始的 18 个步骤),具有通过一系列非对映选择性转化完整传递初始立体化学信息的特点。在这次合成练习中发现的自发大环内酯化提供了对这种大环内酯的前所未有的访问,并证明了以高度可控和有效的方式访问大环系统的可能性。
    DOI:
    10.1021/ja028428g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醛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6%的产率得到6-甲基庚-3-炔-2-醇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自发的巨乳醇化合成 Leucascandrolide A
    摘要:
    我们开发了 (+/-)-leucascandrolide A 的简洁、收敛和立体控制合成(从市售前体开始的 18 个步骤),具有通过一系列非对映选择性转化完整传递初始立体化学信息的特点。在这次合成练习中发现的自发大环内酯化提供了对这种大环内酯的前所未有的访问,并证明了以高度可控和有效的方式访问大环系统的可能性。
    DOI:
    10.1021/ja028428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giocontrolled Cu<sup>I</sup>-Catalyzed Borylation of Propargylic-Functionalized Internal Alkynes
    作者:Abraham L. Moure、Ramón Gómez Arrayás、Diego J. Cárdenas、Inés Alonso、Juan C. Carretero
    DOI:10.1021/ja300627s
    日期:2012.5.2
    orbitalic influence from the propargylic group, matched with ligand and substrate size effects, as key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high β-selectivity. The vinylboronates allowed the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risubstituted olefins, while allylic substitution of the SO(2)Py group without affecting the boronate group provided access to formal hydroboration products of unbiased dialkylalkynes.
    在铜(I)催化的二烷基内炔与双(频哪醇)二硼的硼化中已经实现了良好的反应性和区域控制。炔丙基极性基团(OH、OR、SAr、SO(2)Ar 或 NHTs)的存在,与作为配体的 PCy(3) 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反应性和位点选择性(β 对炔丙基功能)。DFT 计算表明来自炔丙基的微妙轨道影响与配体和底物尺寸效应相匹配,是高β-选择性的关键因素。乙烯基硼酸酯允许立体选择性合成三取代烯烃,而 SO(2)Py 基团的烯丙基取代而不影响硼酸酯基团提供了获得无偏二烷基炔烃的正式硼氢化产物的途径。
  • Isomerization of propargylic alcohols catalyzed by an iridium complex
    作者:Dawei Ma、Xiyan Lu
    DOI:10.1016/s0040-4039(01)93725-6
    日期:1989.1
    α,β-Enon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isomerization of propargylic alcohols catalyzed by an iridium pentahydride complex.
    通过五氢化铱配合物催化的炔丙醇的异构化反应合成了α,β-烯酮。
  • Cu-Catalyzed Silylation of Alkynes: A Traceless 2-Pyridylsulfonyl Controller Allows Access to Either Regioisomer on Demand
    作者:Alfonso García-Rubia、Jose A. Romero-Revilla、Pablo Mauleón、Ramón Gómez Arrayás、Juan C. Carretero
    DOI:10.1021/jacs.5b02667
    日期:2015.6.3
    of the reaction, opening the access to either regioisomer without modification of the starting substrate by virtue of an in situ base-promoted alkyne to allene equilibration which takes place prior to the silylcupration process. Furthermore, removal of the directing SO2Py allows for further elaboration of the silylation products. In particular, a one-pot tandem alkyne silylation/allylic substitution
    在炔丙基位置带有 2-吡啶基磺酰基 (SO2Py) 的末端和内部炔烃的 Cu 催化甲硅烷基化以良好的产率提供了广泛的乙烯基硅烷,并且在温和条件下具有出色的区域和立体控制。就反应效率和化学选择性而言,定向 SO2Py 基团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该基团还提供了逆转反应区域化学结果的能力,通过在甲硅烷基铜化过程之前发生的原位碱促进炔到丙二烯的平衡,打开了对任一区域异构体的访问,而无需修饰起始底物. 此外,去除定向 SO2Py 允许进一步加工硅烷化产物。特别是,一锅串联炔烃甲硅烷基化/烯丙基取代序列,
  • MA, DAWEI;LU, XIYAN, TETRAHEDRON LETT., 30,(1989) N6, C. 2109-2112
    作者:MA, DAWEI、LU, XIYAN
    DOI:——
    日期:——
  • SAUVETRE, R.;NORMANT, J. F., TETRAHEDRON LETT., 1982, 23, N 42, 4325-4328
    作者:SAUVETRE, R.、NORMANT, J. F.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