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benzyloxy-1-pentadecene | 324010-8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benzyloxy-1-pentadecene
英文别名
((pentadec-14-en-1-yloxy)methyl)benzene
15-benzyloxy-1-pentadecene化学式
CAS
324010-83-5
化学式
C22H36O
mdl
——
分子量
316.527
InChiKey
OEDGNZUSGPZBB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07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16.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9.2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5-benzyloxy-1-pentadeceneRuCl2(1,3-dimesityl-imidazolidin-2-yl)(PCy3)(=CHPh)四丁基氟化铵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75h, 生成 tert-butyl ((2S,3R,E)-18-(benzyloxy)-1,3-dihydroxyoctadec-4-en-2-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Azidosphinganine可进行代谢标记和新鞘氨醇的检测
    摘要:
    报道了ω-叠氮基神经鞘氨醇的生物相容点击化学与荧光显微镜和质谱的结合,这是阐述鞘脂代谢的有力工具。叠氮化物探针从L-丝氨酸开始以13个步骤有效合成,总产率为20%,并通过与DBCO标记的荧光团的生物正交点击反应用于活细胞内质网的活细胞荧光成像。掺入的类似物主要像内源性物种一样位于内质膜中。基于LC-MS(/ MS)的体外微粒体分析证实,ω-叠氮鞘氨醇可模仿天然物种,从而能够鉴定和分析鞘氨醇的代谢分解产物,将其作为复杂鞘脂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起始中间体。此外,点击反应后的鞘氨醇-荧光团缀合物被酶促耐受以形成其二氢神经酰胺和神经酰胺代谢产物。因此,ω-叠氮鞘氨醇代表了用于代谢研究的有用的生物功能工具,既可以通过对内质网中鞘脂亚细胞定位的体内荧光成像,也可以通过体外高分辨率质谱分析来进行研究。这应该揭示的分子机制鞘脂及其加工酶有新的见解,例如感染。
    DOI:
    10.1039/d0ob02592e
  • 作为产物:
    描述:
    1,12-十二烷二醇吡啶 、 dilithium tetrachlorocuprate 、 sodium hydride 、 碳酸氢钠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48.0h, 生成 15-benzyloxy-1-pentade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酶介导的具有长链的光学活性1,2-二元醇的制备:环状碳酸酯的对映选择性水解
    摘要:
    公开了通过酶促反应有效制备具有长脂族链的旋光性1,2-二醇的新条目。PPL催化外消旋五元环状碳酸酯4-(7-苄氧基)庚基-1,3-二氧戊环-2-酮(2a)的水解,具有高对映选择性,从而产生旋光性(R)-2a和(S)-9-苄氧基壬烷-1,2-二醇(3a),收率极高。该反应适用于具有较长链(10-苄氧基癸基(3b)和13-苄氧基十三烷基(3c))的底物。光学纯的(S)-(+)-8-羟基十六酸(1),具有手性长脂肪族部分的生物活性天然化合物,是从(R)-3-(7-苄氧基)庚基-2-环氧乙烷(9)开始有效合成的,后者是从3a的两种对映异构体转化而来的。
    DOI:
    10.1016/s0040-4020(00)0090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zyme-Mediated Prepara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1,2-Diols Bearing a Long Chain: Enantioselective Hydrolysis of Cyclic Carbonates
    作者:Megumi Shimojo、Kazutsugu Matsumoto、Minoru Hatanaka
    DOI:10.1016/s0040-4020(00)00904-2
    日期:2000.11
    A new entry for the efficient prepara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1,2-diols having a long aliphatic chain via an enzymatic reaction is disclosed. PPL catalyzes the hydrolysis of a racemic five-membered cyclic carbonate, 4-(7-benzyloxy)heptyl-1,3-dioxolan-2-one (2a), with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to produce the optically active (R)-2a and (S)-9-benzyloxynonane-1,2-diol (3a) in excellent yields. The reaction
    公开了通过酶促反应有效制备具有长脂族链的旋光性1,2-二醇的新条目。PPL催化外消旋五元环状碳酸酯4-(7-苄氧基)庚基-1,3-二氧戊环-2-酮(2a)的水解,具有高对映选择性,从而产生旋光性(R)-2a和(S)-9-苄氧基壬烷-1,2-二醇(3a),收率极高。该反应适用于具有较长链(10-苄氧基癸基(3b)和13-苄氧基十三烷基(3c))的底物。光学纯的(S)-(+)-8-羟基十六酸(1),具有手性长脂肪族部分的生物活性天然化合物,是从(R)-3-(7-苄氧基)庚基-2-环氧乙烷(9)开始有效合成的,后者是从3a的两种对映异构体转化而来的。
  • Azidosphinganine enables metabolic labeling and detection of sphingolipid <i>de novo</i> synthesis
    作者:Julian Fink、Fabian Schumacher、Jan Schlegel、Philipp Stenzel、Dominik Wigger、Markus Sauer、Burkhard Kleuser、Jürgen Seibel
    DOI:10.1039/d0ob02592e
    日期:——
    spectrometry as a powerful tool to elaborate the sphingolipid metabolism. The azide probe was efficiently synthesized over 13 steps starting from L-serine in an overall yield of 20% and was used for live-cell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in living cells by bioorthogonal click reaction with a DBCO-labeled fluorophore revealing that the incorporated analogue is mainly localized in
    报道了ω-叠氮基神经鞘氨醇的生物相容点击化学与荧光显微镜和质谱的结合,这是阐述鞘脂代谢的有力工具。叠氮化物探针从L-丝氨酸开始以13个步骤有效合成,总产率为20%,并通过与DBCO标记的荧光团的生物正交点击反应用于活细胞内质网的活细胞荧光成像。掺入的类似物主要像内源性物种一样位于内质膜中。基于LC-MS(/ MS)的体外微粒体分析证实,ω-叠氮鞘氨醇可模仿天然物种,从而能够鉴定和分析鞘氨醇的代谢分解产物,将其作为复杂鞘脂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起始中间体。此外,点击反应后的鞘氨醇-荧光团缀合物被酶促耐受以形成其二氢神经酰胺和神经酰胺代谢产物。因此,ω-叠氮鞘氨醇代表了用于代谢研究的有用的生物功能工具,既可以通过对内质网中鞘脂亚细胞定位的体内荧光成像,也可以通过体外高分辨率质谱分析来进行研究。这应该揭示的分子机制鞘脂及其加工酶有新的见解,例如感染。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