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2-diphenylethyl)-N'-(12-{[4-(2,2-diphenylethylamino)-4-oxobutanoyl]amino}dodecyl)naphthalene-1,4,5,8-tetracarboxylic diimide | 1016571-7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2-diphenylethyl)-N'-(12-{[4-(2,2-diphenylethylamino)-4-oxobutanoyl]amino}dodecyl)naphthalene-1,4,5,8-tetracarboxylic diimide
英文别名
N'-(2,2-diphenylethyl)-N-[12-[13-(2,2-diphenylethyl)-5,7,12,14-tetraoxo-6,13-diazatetracyclo[6.6.2.04,16.011,15]hexadeca-1(15),2,4(16),8,10-pentaen-6-yl]dodecyl]butanediamide
N-(2,2-diphenylethyl)-N'-(12-{[4-(2,2-diphenylethylamino)-4-oxobutanoyl]amino}dodecyl)naphthalene-1,4,5,8-tetracarboxylic diimide化学式
CAS
1016571-73-5
化学式
C58H60N4O6
mdl
——
分子量
909.138
InChiKey
UNFOUSYNKKMHF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1
  • 重原子数:
    68
  • 可旋转键数:
    24
  • 环数:
    8.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13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5-吡啶二甲酰氯N-(2,2-diphenylethyl)-N'-(12-{[4-(2,2-diphenylethylamino)-4-oxobutanoyl]amino}dodecyl)naphthalene-1,4,5,8-tetracarboxylic diimide1,4-苯二甲胺三乙胺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35%的产率得到[2]-(1,7,14,20-tetraaza-2,6,15,19-tetraoxo-9,12,22,25-dibenzo-3,5,16,18-di[5-pyridyl]cyclohexacosane)-[N-(2,2-diphenylethyl)-N'-(12-{[4-(2,2-diphenylethylamino)-4-oxobutanoyl]amino}dodecyl)-naphthalene-1,4,5,8-tetracarboxylic diimide]-rota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溶液中和表面上切换的三态氧化还原活性分子穿梭机
    摘要:
    尽管开发可在表面上起作用的合成分子机器系统的可取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迄今为止,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电化学可切换轮烷分子穿梭机的典型例子是基于 Stoddart 首创的四阳离子紫罗碱大环化合物。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 [2] 轮烷,它具有用于苄基酰胺大环的琥珀酰胺和萘二亚胺氢键站,可以在溶液和单层中穿梭和切换其净位置。萘二亚胺单元的三种氧化态可以在溶液中以电化学方式获得,每一种对大环具有不同的结合亲和力,因此对应于分子穿梭中两个站之间的不同环分布。循环伏安法实验表明,这种转换既可逆又可循环,并且可以量化平移异构体比率(热力学)和穿梭动力学(动力学),以便在每个状态下进行相互转化。总的来说,萘二亚胺站的结合亲和力可以在三种状态下改变 6 个数量级。与以前的电化学活性酰胺基分子穿梭不同,萘二亚胺单元的还原电位足够正 (-0.68 V),该过程与金上自组装单层的操作兼容。将吡啶单元纳入大环允许穿梭连接到金上的酸终止自组装单层烷烃硫醇。
    DOI:
    10.1021/ja077223a
  • 作为产物:
    描述:
    7-(2,2-diphenylethyl)-2-oxa-7-azapyrene-1,3,6,8-tetraone 、 N1-(12-aminododecyl)-N4-(2,2-diphenylethyl)succinamide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405 mg的产率得到N-(2,2-diphenylethyl)-N'-(12-{[4-(2,2-diphenylethylamino)-4-oxobutanoyl]amino}dodecyl)naphthalene-1,4,5,8-tetracarboxylic dii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溶液中和表面上切换的三态氧化还原活性分子穿梭机
    摘要:
    尽管开发可在表面上起作用的合成分子机器系统的可取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迄今为止,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电化学可切换轮烷分子穿梭机的典型例子是基于 Stoddart 首创的四阳离子紫罗碱大环化合物。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 [2] 轮烷,它具有用于苄基酰胺大环的琥珀酰胺和萘二亚胺氢键站,可以在溶液和单层中穿梭和切换其净位置。萘二亚胺单元的三种氧化态可以在溶液中以电化学方式获得,每一种对大环具有不同的结合亲和力,因此对应于分子穿梭中两个站之间的不同环分布。循环伏安法实验表明,这种转换既可逆又可循环,并且可以量化平移异构体比率(热力学)和穿梭动力学(动力学),以便在每个状态下进行相互转化。总的来说,萘二亚胺站的结合亲和力可以在三种状态下改变 6 个数量级。与以前的电化学活性酰胺基分子穿梭不同,萘二亚胺单元的还原电位足够正 (-0.68 V),该过程与金上自组装单层的操作兼容。将吡啶单元纳入大环允许穿梭连接到金上的酸终止自组装单层烷烃硫醇。
    DOI:
    10.1021/ja07722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ree State Redox-Active Molecular Shuttle That Switches in Solution and on a Surface
    作者:Giulia Fioravanti、Natalia Haraszkiewicz、Euan R. Kay、Sandra M. Mendoza、Carlo Bruno、Massimo Marcaccio、Piet G. Wiering、Francesco Paolucci、Petra Rudolf、Albert M. Brouwer、David A. Leigh
    DOI:10.1021/ja077223a
    日期:2008.2.1
    switchable rotaxane-based molecular shuttles which can do so are based on the tetracationic viologen macrocycle pioneered by Stoddart. Here, we report on a [2]rotaxane which features succinamide and naphthalene diimide hydrogen-bonding stations for a benzylic amide macrocycle that can shuttle and switch its net position both in solution and in a monolayer. Three oxidation states of the naphthalene
    尽管开发可在表面上起作用的合成分子机器系统的可取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迄今为止,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电化学可切换轮烷分子穿梭机的典型例子是基于 Stoddart 首创的四阳离子紫罗碱大环化合物。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 [2] 轮烷,它具有用于苄基酰胺大环的琥珀酰胺和萘二亚胺氢键站,可以在溶液和单层中穿梭和切换其净位置。萘二亚胺单元的三种氧化态可以在溶液中以电化学方式获得,每一种对大环具有不同的结合亲和力,因此对应于分子穿梭中两个站之间的不同环分布。循环伏安法实验表明,这种转换既可逆又可循环,并且可以量化平移异构体比率(热力学)和穿梭动力学(动力学),以便在每个状态下进行相互转化。总的来说,萘二亚胺站的结合亲和力可以在三种状态下改变 6 个数量级。与以前的电化学活性酰胺基分子穿梭不同,萘二亚胺单元的还原电位足够正 (-0.68 V),该过程与金上自组装单层的操作兼容。将吡啶单元纳入大环允许穿梭连接到金上的酸终止自组装单层烷烃硫醇。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