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3-cyclopropyl-2-propenyl)-(2-propenyl)propanedioic acid diethyl ester | 350248-6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3-cyclopropyl-2-propenyl)-(2-propenyl)propanedioic acid di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E)-diethyl 2-(3-cyclopropylallyl)-2-(prop-2-yn-1-yl)malonate;diethyl 2-[(E)-3-cyclopropylprop-2-enyl]-2-prop-2-ynylpropanedioate
(E)-(3-cyclopropyl-2-propenyl)-(2-propenyl)propanedioic acid di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350248-63-4
化学式
C16H22O4
mdl
——
分子量
278.348
InChiKey
TXSATBHTROSSQC-BQYQJAH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3-cyclopropyl-2-propenyl)-(2-propenyl)propanedioic acid diethyl ester 在 [CpFe(cod)][Li(dm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66%的产率得到3,3a,6,7-tetrahydro-2,2-1(H)-azulenedicarboxylic acid di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高贵”任务的廉价金属:低价铁配合物催化的环异构化和环加成反应的制备和机械方面
    摘要:
    在乙烯或 COD 存在下,二茂铁与锂的反应允许大规模制备 Fe(0)-ate 络合物 1 和 4,结果证明它们是各种 Alder-ene 的优良催化剂,[4 +2]、[5+2] 和 [2+2+2] 环加成和多不饱和底物的环异构化反应。固态高铁酸盐 1 和 4 的结构揭示了还原铁中心与配体球共享电子密度的能力。这一特征与结合烯烃的动力学不稳定性相结合,被认为是不同烯炔或二炔底物易于氧化环化作为观察到的骨架重组的触发事件的原因。这种机械建议得到了高度指示性的氘标记实验的证实。而且,借助 Fe(+1) 配合物 6,可以拦截氧化环化歧管的两种不同产物,尽管其电子数为 17,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具有催化能力。来自 6 和 tolane 的不寻常的环丁二烯配合物 38 用 X 射线晶体学表征。
    DOI:
    10.1021/ja0777180
  • 作为产物:
    描述:
    (E)-3-cyclopropylprop-2-en-1-ol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三乙基硼 、 sodium hydride 、 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E)-(3-cyclopropyl-2-propenyl)-(2-propenyl)propanedioic acid di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铱催化的烯炔的环异构化。
    摘要:
    DOI:
    10.1021/jo010091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ridium Catalyzed Carbocyclizations: Efficient (5+2) Cycloadditions of Vinylcyclopropanes and Alkynes
    作者:Michaela-Christina Melcher、Henrik von Wachenfeldt、Anders Sundin、Daniel Strand
    DOI:10.1002/chem.201405729
    日期:2015.1.7
    Third‐row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remain a largely untapped resource in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medium‐sized rings. Herein, we report the first examples of iridium‐catalyzed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vinylcyclopropane (VCP)–alkyne (5+2) cycloadditions. DFT modeling suggests that catalysis by iridium(I) proceeds through a mechanism similar to that previously reported for rhodium(I)‐catalyzed
    在形成中型环的环加成反应中,第三行过渡属催化剂仍是主要未开发的资源。本文中,我们报道了催化的分子间和分子内乙烯基环丙烷(VCP)-炔烃(5 + 2)环加成反应的第一个例子。DFT模型表明,(I)的催化作用机理与先前报道的(I)催化的VCP-炔烃环加成反应相似,但的自由能跨度较小,因此在有利条件下的催化作用明显更快。该系统的特征在于高达定量的产率,并且适合于一系列双取代的炔烃乙烯基环丙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