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4,6-Dimethyl-quinolin-2-yl)-4-methyl-benzene-1,2-diamine | 1026008-3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4,6-Dimethyl-quinolin-2-yl)-4-methyl-benzene-1,2-diamine
英文别名
1-N-(4,6-dimethylquinolin-2-yl)-4-methylbenzene-1,2-diamine
N<sup>1</sup>-(4,6-Dimethyl-quinolin-2-yl)-4-methyl-benzene-1,2-diamine化学式
CAS
1026008-36-5
化学式
C18H19N3
mdl
——
分子量
277.369
InChiKey
NFRRMXXBHTUPG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50.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甲基取代的吲哚[2,3-b]喹啉的合成及其构效关系:新型细胞毒性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摘要:
    为了进一步开展有关稠合氮杂芳族化合物的化学和抗肿瘤活性的SAR研究,根据修饰的Graebe-合成了一系列5H-和6H-吲哚并[2,3-b]喹啉的线性,甲基取代的衍生物。乌尔曼反应。为了建立吲哚[2,3-b]喹啉的理化和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它们的亲脂性,细胞毒性和抗菌活性以及在体外诱导拓扑异构酶II依赖性pSP65 DNA裂解的能力,我们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吲哚[2,3-b]喹啉的抗微生物和细胞毒性活性受到位置的强烈影响,甲基取代基的数量和吡啶氮上甲基的存在对于这些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至关重要。全部indolo [2,属于5H系列的3-b]喹啉,即在吡啶氮上带有甲基,对原核和真核生物显示出显着的活性。它们在MIC范围3 x 10(-2)至2.5 x 10(-1)mumol / mL时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致病真菌的生长,对KB细胞ID50的细胞毒性显示在2 x 10(-3)范围内至9 x 10(-3)mumol
    DOI:
    10.1021/jm00047a008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基-2-硝基苯胺盐酸 、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0.5h, 生成 N1-(4,6-Dimethyl-quinolin-2-yl)-4-methyl-benzene-1,2-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甲基取代的吲哚[2,3-b]喹啉的合成及其构效关系:新型细胞毒性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摘要:
    为了进一步开展有关稠合氮杂芳族化合物的化学和抗肿瘤活性的SAR研究,根据修饰的Graebe-合成了一系列5H-和6H-吲哚并[2,3-b]喹啉的线性,甲基取代的衍生物。乌尔曼反应。为了建立吲哚[2,3-b]喹啉的理化和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它们的亲脂性,细胞毒性和抗菌活性以及在体外诱导拓扑异构酶II依赖性pSP65 DNA裂解的能力,我们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吲哚[2,3-b]喹啉的抗微生物和细胞毒性活性受到位置的强烈影响,甲基取代基的数量和吡啶氮上甲基的存在对于这些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至关重要。全部indolo [2,属于5H系列的3-b]喹啉,即在吡啶氮上带有甲基,对原核和真核生物显示出显着的活性。它们在MIC范围3 x 10(-2)至2.5 x 10(-1)mumol / mL时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致病真菌的生长,对KB细胞ID50的细胞毒性显示在2 x 10(-3)范围内至9 x 10(-3)mumol
    DOI:
    10.1021/jm00047a0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Methyl-Substituted Indolo[2,3-b]quinolines: Novel Cytotoxic, DNA Topoisomerase II Inhibitors
    作者:Wanda Peczynska-Czoch、Francois Pognan、Lukasz Kaczmarek、Janusz Boratynski
    DOI:10.1021/jm00047a008
    日期:1994.10
    bacteria and pathogenic fungi at MIC range 3 x 10(-2) to 2.5 x 10(-1) mumol/mL, displayed cytotoxicity against KB cells ID50 in the range 2 x 10(-3) to 9 x 10(-3) mumol/mL, and stimulated the formation of calf thymus topoisomerase II mediated DNA cleavage at concentration between 0.4 and 10 microM. None of the indolo[2,3-b]quinolines belonging to the 6H series, i.e., lacking a methyl group on the pyridine
    为了进一步开展有关稠合氮杂芳族化合物的化学和抗肿瘤活性的SAR研究,根据修饰的Graebe-合成了一系列5H-和6H-吲哚并[2,3-b]喹啉的线性,甲基取代的衍生物。乌尔曼反应。为了建立吲哚[2,3-b]喹啉的理化和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它们的亲脂性,细胞毒性和抗菌活性以及在体外诱导拓扑异构酶II依赖性pSP65 DNA裂解的能力,我们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吲哚[2,3-b]喹啉的抗微生物和细胞毒性活性受到位置的强烈影响,甲基取代基的数量和吡啶氮上甲基的存在对于这些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至关重要。全部indolo [2,属于5H系列的3-b]喹啉,即在吡啶氮上带有甲基,对原核和真核生物显示出显着的活性。它们在MIC范围3 x 10(-2)至2.5 x 10(-1)mumol / mL时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致病真菌的生长,对KB细胞ID50的细胞毒性显示在2 x 10(-3)范围内至9 x 10(-3)mumol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