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4-bis(4-fluorophenyl)-4H-1,2,4-triazol-3-amine | 1434158-9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4-bis(4-fluorophenyl)-4H-1,2,4-triazol-3-amine
英文别名
N,4-bis(4-fluorophenyl)-1,2,4-triazol-3-amine
N,4-bis(4-fluorophenyl)-4H-1,2,4-triazol-3-amine化学式
CAS
1434158-93-6
化学式
C14H10F2N4
mdl
——
分子量
272.257
InChiKey
LQVQKYOVPRPTK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2.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4-bis(4-fluorophenyl)-4H-1,2,4-triazol-3-amineIron(III) nitrate nonahydrate 、 copper(II) choride dihydrate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82%的产率得到N-(4-fluoro-2-nitrophenyl)-4-(4-fluorophenyl)-4H-1,2,4-triazol-3-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室温铜(II)催化的C–H官能团催化芳烃的化学和区域选择性邻位硝化
    摘要:
    已经描述了具有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的N,1-二芳基-5-氨基四唑和N,4-二芳基-3-氨基-1,2,4-三唑的有效的Cu催化的化学和区域选择性邻位硝化。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室温下使用操作简单的方案,该方案使用市售的毒性较小的CuCl 2 ·2H 2 O作为催化剂,并使用Fe(NO 3)3 ·9H 2 O作为硝化源。已经证明使用碱水解可除去5-氨基四唑导向基团,得到取代的2-硝基苯胺。
    DOI:
    10.1021/jo501617g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铜(I)催化剂构造具有额外氮,氧或硫的偶氮化合物的脱硫策略
    摘要:
    通过利用催化量使用的碘化亚铜(I)的亲硫特性,已经开发出一种串联和收敛的方法,用于处理各种含N,O或S的唑。本方案通过其各自前体的氧化脱硫,然后通过分子间或分子内攻击合适的亲核试剂,来获得氨基取代的四唑,三唑,恶二唑和噻二唑。对于氨基四唑和三唑,可通过适当调节pK a获得出色的区域选择性与不对称硫脲连接的母体胺的分子量 该方法代表了一种自动催化过程,其中碘化铜(I)被转化为硫化铜(II),硫化铜又转化为活性的氧化铜(II),有效地推进了催化循环。还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分析研究了铜催化剂的命运,从而深入了解了该催化过程的机理。
    DOI:
    10.1002/adsc.2012004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ulfurization Strate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zoles Possessing Additional Nitrogen, Oxygen or Sulfur using a Copper(I) Catalyst
    作者:Srimanta Guin、Saroj Kumar Rout、Anupal Gogoi、Shyamapada Nandi、Krishna Kanta Ghara、Bhisma K. Patel
    DOI:10.1002/adsc.201200408
    日期:2012.10.8
    A tandem and convergent approach to various N-, O-, or S-containing azoles has been developed by exploiting the thiophilic property of copper(I) iodide used in a catalytic quantity. The present protocol gives access to amino-substituted tetrazoles, triazoles, oxadiazoles and thiadiazoles via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their respective precursors followed by inter- or intramolecular attack of suitable
    通过利用催化量使用的碘化亚铜(I)的亲硫特性,已经开发出一种串联和收敛的方法,用于处理各种含N,O或S的唑。本方案通过其各自前体的氧化脱硫,然后通过分子间或分子内攻击合适的亲核试剂,来获得氨基取代的四唑,三唑,恶二唑和噻二唑。对于氨基四唑和三唑,可通过适当调节pK a获得出色的区域选择性与不对称硫脲连接的母体胺的分子量 该方法代表了一种自动催化过程,其中碘化铜(I)被转化为硫化铜(II),硫化铜又转化为活性的氧化铜(II),有效地推进了催化循环。还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分析研究了铜催化剂的命运,从而深入了解了该催化过程的机理。
  • Room-Temperature Cu(II)-Catalyzed Chemo- and Regioselective <i>Ortho</i>-Nitration of Arenes via C–H Functionalization
    作者:Pradeep Sadhu、Santhosh Kumar Alla、Tharmalingam Punniyamurthy
    DOI:10.1021/acs.joc.5b01021
    日期:2015.8.21
    compatibility. The procedure features the use of operationally simple protocol utilizing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less toxic CuCl2·2H2O as catalyst and Fe(NO3)3·9H2O as nitration source at room temperature. Removal of the 5-aminotetrazole directing group has been demonstrated using base hydrolysis to afford substituted 2-nitroanilines.
    已经描述了具有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的N,1-二芳基-5-氨基四唑和N,4-二芳基-3-氨基-1,2,4-三唑的有效的Cu催化的化学和区域选择性邻位硝化。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室温下使用操作简单的方案,即使用市售的毒性较小的CuCl 2 ·2H 2 O作为催化剂,并使用Fe(NO 3)3 ·9H 2 O作为硝化源。已经证明使用碱水解可除去5-氨基四唑导向基团,得到取代的2-硝基苯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