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chloro-6-methoxy-2-methylbenzoic acid | 23550-9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chloro-6-methoxy-2-methyl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
3-chloro-6-methoxy-2-methylbenzoic acid化学式
CAS
23550-92-7
化学式
C9H9ClO3
mdl
——
分子量
200.622
InChiKey
HSYKEWJRHVUDL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4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chloro-6-methoxy-2-methylbenzoic acidN-羟基-7-氮杂苯并三氮唑三溴化硼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N,N-二异丙基乙胺 、 N-[(dimethylamino)-3-oxo-1H-1,2,3-triazolo[4,5-b]pyridin-1-yl-methylene]-N-methylmethanami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7.17h, 生成 O-isopropylinducamide C
    参考文献:
    名称:
    诱导酰胺C的合成研究
    摘要:
    提出生物碱诱导酰胺C包含非常罕见的苯并氮平环。在本文中,我们报道诱导型酰胺C中的苯并a庚因环不稳定且易于重排,表明可能需要对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在第一代合成方法中,尝试通过环化4-羟基诱导酰胺A组装苯并氮杂卓,导致区域异构的氧杂吲哚,因为4-羟基吲哚(C4-OH)经历了优先环化,而不是所需的氯水杨酸C15-OH 。第二代方法涉及O-异丙基诱导酰胺C的脱烷基作用,但通过拟议的诱导酰胺C结构的重排。计算研究证实了氧庚基吲哚的优先形成,并且O-异丙基诱导酰胺C中的内酯易于发生亲核攻击。因此,诱导酰胺C要么高度不稳定,要么需要结构修饰。
    DOI:
    10.1039/d0ob01995j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3-chloro-6-methoxy-2-methylbenzo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100%的产率得到3-chloro-6-methoxy-2-methyl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诱导酰胺C的合成研究
    摘要:
    提出生物碱诱导酰胺C包含非常罕见的苯并氮平环。在本文中,我们报道诱导型酰胺C中的苯并a庚因环不稳定且易于重排,表明可能需要对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在第一代合成方法中,尝试通过环化4-羟基诱导酰胺A组装苯并氮杂卓,导致区域异构的氧杂吲哚,因为4-羟基吲哚(C4-OH)经历了优先环化,而不是所需的氯水杨酸C15-OH 。第二代方法涉及O-异丙基诱导酰胺C的脱烷基作用,但通过拟议的诱导酰胺C结构的重排。计算研究证实了氧庚基吲哚的优先形成,并且O-异丙基诱导酰胺C中的内酯易于发生亲核攻击。因此,诱导酰胺C要么高度不稳定,要么需要结构修饰。
    DOI:
    10.1039/d0ob01995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ungicidal 2-methoxybenzophenones
    申请人: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公开号:US06001883A1
    公开(公告)日:1999-12-14
    Substituted benzophenone compounds are disclosed, having the formula: ##STR1## The compounds are useful as fungicides having high systemicities.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以下公式的取代苯基酮化合物:##STR1## 这些化合物具有高系统性,可用作杀真菌剂。
  • Stoffwechselprodukte von Mikroorganismen. 84. Mitteilung [1]. Synthese des 5-Chlor-6-methyl-salicylsäure-methyläthers, eines Abbauproduktes des Chlorothricins
    作者:R. Muntwyler、J. Widmer、W. Keller-Schierlein
    DOI:10.1002/hlca.19700530639
    日期:——
    Abstract5‐Chloro‐6‐methyl‐salicylic acid methyl ether was synthesized starting from 2‐nitro‐5‐hydroxy‐toluene. It was identical with a degradation product of the antibiotic chlorothricin.
  • US6001883A
    申请人:——
    公开号:US6001883A
    公开(公告)日:1999-12-14
  • Synthetic studies toward inducamide C
    作者:Ardalan A. Nabi、Lydia M. Scott、Daniel P. Furkert、Jonathan Sperry
    DOI:10.1039/d0ob01995j
    日期:——
    Herein, we report that the benzoxazepine ring in inducamide C is unstable and prone to rearrangement, indicating that structural revision of the natural product may be necessary. In a first-generation synthetic approach, attempts to assemble the benzoxazepine by cyclization of 4-hydroxyinducamide A led to the regioisomeric oxepanoindole, a result of the 4-hydroxyindole (C4-OH) undergoing preferential cyclization
    提出生物碱诱导酰胺C包含非常罕见的苯并氮平环。在本文中,我们报道诱导型酰胺C中的苯并a庚因环不稳定且易于重排,表明可能需要对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在第一代合成方法中,尝试通过环化4-羟基诱导酰胺A组装苯并氮杂卓,导致区域异构的氧杂吲哚,因为4-羟基吲哚(C4-OH)经历了优先环化,而不是所需的氯水杨酸C15-OH 。第二代方法涉及O-异丙基诱导酰胺C的脱烷基作用,但通过拟议的诱导酰胺C结构的重排。计算研究证实了氧庚基吲哚的优先形成,并且O-异丙基诱导酰胺C中的内酯易于发生亲核攻击。因此,诱导酰胺C要么高度不稳定,要么需要结构修饰。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