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methoxy-3(E),5(Z)-hexadienyl azidoformate | 372076-2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methoxy-3(E),5(Z)-hexadienyl azidoformate
英文别名
[(3E,5Z)-6-methoxyhexa-3,5-dienyl] N-diazocarbamate
6-methoxy-3(E),5(Z)-hexadienyl azidoformate化学式
CAS
372076-22-7
化学式
C8H11N3O3
mdl
——
分子量
197.194
InChiKey
ZAMHUBDUHUVSIM-ZPYFUIH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49.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methoxy-3(E),5(Z)-hexadienyl azidoformate 生成 6-oxa-7,8-dihydroindolizin-5-one 、 1α-methoxy-6-oxa-1,7,8,8aβ-tetrahydroindolizin-5-one 、 1β-methoxy-6-oxa-1,7,8,8aβ-tetrahydroindolizin-5-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6-取代的3,5-己二烯基叠氮基甲酸酯的热解合成2-吡咯啉并进行机理研究。
    摘要:
    3,5-己二烯叠氮基甲酸酯在300摄氏度(0.05托)下的热分解会导致区域特异性地稠合的2-吡咯啉,无论C-3和C-4双键之间的构型E或Z如何。热解6-取代的3,5(E)-己二烯叠氮基甲酸酯生成动力学控制的2-吡咯啉,在H-1和H-8a之间具有顺式构型,而6-取代的3,5(Z)-己二烯叠氮基甲酸酯产生顺式和反式混合物。提出该机理为损失氮以形成酰基氮烯,然后加成双键以生成氮丙啶。最终,CC键的裂解产生乙烯基偶氮亚胺叶立德,然后再循环成稠合的2-吡咯啉。
    DOI:
    10.1021/jo010218j
  • 作为产物:
    描述:
    6-methoxy-3(E),5(Z)-hexadien-1-ol 在 sodium azide 、 甲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丙酮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6-methoxy-3(E),5(Z)-hexadienyl azidofor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6-取代的3,5-己二烯基叠氮基甲酸酯的热解合成2-吡咯啉并进行机理研究。
    摘要:
    3,5-己二烯叠氮基甲酸酯在300摄氏度(0.05托)下的热分解会导致区域特异性地稠合的2-吡咯啉,无论C-3和C-4双键之间的构型E或Z如何。热解6-取代的3,5(E)-己二烯叠氮基甲酸酯生成动力学控制的2-吡咯啉,在H-1和H-8a之间具有顺式构型,而6-取代的3,5(Z)-己二烯叠氮基甲酸酯产生顺式和反式混合物。提出该机理为损失氮以形成酰基氮烯,然后加成双键以生成氮丙啶。最终,CC键的裂解产生乙烯基偶氮亚胺叶立德,然后再循环成稠合的2-吡咯啉。
    DOI:
    10.1021/jo010218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Mechanistic Study of Fused 2-Pyrrolines via Thermolysis of 6-Substituted-3,5-hexadienyl Azidoformates
    作者:Pei-Lin Wu、Ta-Hsien Chung、Ying Chou
    DOI:10.1021/jo010218j
    日期:2001.10.1
    6-substituted-3,5(Z)-hexadienyl azidoformates produced a cis and trans mixture. The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s the loss of nitrogen to form an acyl nitrene, then addition to a double bond to produce an aziridine. Finally the cleavage of the C-C bond generated a vinylazomethine ylide followed by recyclization to a fused 2-pyrroline.
    3,5-己二烯叠氮基甲酸酯在300摄氏度(0.05托)下的热分解会导致区域特异性地稠合的2-吡咯啉,无论C-3和C-4双键之间的构型E或Z如何。热解6-取代的3,5(E)-己二烯叠氮基甲酸酯生成动力学控制的2-吡咯啉,在H-1和H-8a之间具有顺式构型,而6-取代的3,5(Z)-己二烯叠氮基甲酸酯产生顺式和反式混合物。提出该机理为损失氮以形成酰基氮烯,然后加成双键以生成氮丙啶。最终,CC键的裂解产生乙烯基偶氮亚胺叶立德,然后再循环成稠合的2-吡咯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