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aminobenzylimino)-1-phenylbutan-1-one | 862992-7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aminobenzylimino)-1-phenylbutan-1-one
英文别名
3-[(2-Aminophenyl)methylimino]-1-phenylbutan-1-one;3-[(2-aminophenyl)methylimino]-1-phenylbutan-1-one
3-(2-aminobenzylimino)-1-phenylbutan-1-one化学式
CAS
862992-79-8
化学式
C17H18N2O
mdl
——
分子量
266.343
InChiKey
IOIQXVRTJULER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55.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aminobenzylimino)-1-phenylbutan-1-one 在 copper(II) perchlorate hexahydrate 作用下, 生成 3-(2-aminomethylphenyleneimino)-1-phenylbut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的三齿不对称席夫碱配体及其水解重排异构体的铜(II)配合物的合成,X射线晶体结构和电化学
    摘要:
    一种新的不对称席夫碱配体HL1,HBacabza及其铜(II)配合物[Cu2L21(OAc)(2)](1)和[Cu2L22(N-3)(2)]中心点2H(2)O(2 )合成并表征了HBacabza = 3-(2-氨基苄基亚氨基)-1-苯基丁烷-1-酮为HL1及其水解重排异构体3-(2-氨基甲基亚苯基亚氨基)-1-苯基丁烷-1-酮为HL2元素分析和光谱方法。HL1至HL2的重排发生在HL1与Cu(ClO4)(2)中心点6H(2)O和NaN3反应的水解-缩合过程中。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已经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去质子化的Bacabza作为三齿配体配位至金属中心。乙酸根阴离子通过配合物1中的一个氧原子进行配位,从而形成单原子的乙酸氧桥二聚铜(II)配合物。类似地,叠氮化物阴离子通过配合物2中的一个氮原子配位,从而形成单原子叠氮化物氮桥联二聚铜(II)配合物。铜(II)离子在这两个络合物中采用扭曲的方锥体(4
    DOI:
    10.1016/j.ica.2011.12.02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稳定隧道的新型 3D 超分子非对称四齿席夫碱铜 (II) 骨架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
    摘要:
    摘要 衍生自半单元 Y = C6H5COCH2C(N CH2C6H4NH2)CH3(苯甲酰丙酮和 2-氨基苄胺反应得到)和 2-喹啉甲醛的柔性不对称 Schiff 碱配体 (L) 已成功与 Cu(ClO4 )2 得到 [Cu(L)]ClO4 配合物。该配合物在两个不同的空间群中结晶;P21/n 和 P-1。P-1 相的晶体结构表明存在隧道;这些隧道的体积为 157 A3,足以容纳溶剂分子。X 射线数据表明,这些隧道很可能被高度无序的溶剂分子或部分占据的溶剂分子填充。隧道结构通过 π-π 堆叠相互作用得到稳定,以提供具有一维菱形隧道阵列的超分子 MOF。铜 (II) 原子呈现扭曲的方形嘧啶配位几何结构,其中高氯酸盐位于金字塔的顶点。此外,这项工作介绍并讨论了 Cu(II) 配合物的光谱(IR、UV/vis)、电化学(循环伏安法)行为。Cu(II) 氧化态由新型四齿配体稳定,显示 Cu(I/II)
    DOI:
    10.1016/j.molstruc.2016.07.0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 new 3D supramolecular unsymmetrical tetradentate Schiff bases copper (II) framework with stable tunnels
    作者:Mousa Al-Noaimi、Firas F. Awwadi、Raiid Al-Razagg、Fatima T. Esmadi
    DOI:10.1016/j.molstruc.2016.07.024
    日期:2016.12
    unsymmetrical Schiff base ligand (L)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half unit Y = C6H5COCH2C(N CH2C6H4NH2)CH3 (obtained from the reaction of benzoylacetone and 2-aminobenzylamine) and 2- quinolinecarboxaldehyde have been successfully co-assembled with Cu(ClO4)2 to give out the [Cu(L)]ClO4 complex.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wo different space groups; P21/n and P-1.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P-1 phase
    摘要 衍生自半单元 Y = C6H5COCH2C(N CH2C6H4NH2)CH3(苯甲酰丙酮和 2-氨基苄胺反应得到)和 2-喹啉甲醛的柔性不对称 Schiff 碱配体 (L) 已成功与 Cu(ClO4 )2 得到 [Cu(L)]ClO4 配合物。该配合物在两个不同的空间群中结晶;P21/n 和 P-1。P-1 相的晶体结构表明存在隧道;这些隧道的体积为 157 A3,足以容纳溶剂分子。X 射线数据表明,这些隧道很可能被高度无序的溶剂分子或部分占据的溶剂分子填充。隧道结构通过 π-π 堆叠相互作用得到稳定,以提供具有一维菱形隧道阵列的超分子 MOF。铜 (II) 原子呈现扭曲的方形嘧啶配位几何结构,其中高氯酸盐位于金字塔的顶点。此外,这项工作介绍并讨论了 Cu(II) 配合物的光谱(IR、UV/vis)、电化学(循环伏安法)行为。Cu(II) 氧化态由新型四齿配体稳定,显示 Cu(I/II)
  • Synthesis,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stry of copper(II) complexes of a new tridentate unsymmetrical Schiff base ligand and its hydrolytically rearranged isomer
    作者:Soraia Meghdadi、Kurt Mereiter、Vratislav Langer、Ahmad Amiri、Roghayeh Sadeghi Erami、Alshima’a A. Massoud、Mehdi Amirnasr
    DOI:10.1016/j.ica.2011.12.025
    日期:2012.4
    complex. Similarly, the azide anion coordinates through one nitrogen atom in complex 2 leading to a mono-atomic azide nitrogen-bridging dimeric copper(II) complex. The copper(II) ions adopt a distorted square pyramidal (4 + 1) coordination in these two complexes. The cyclic voltammetric studies of these complexes in N, N-dimethylformamide indicate that the reduction process corresponding to Cu-II/Cu-I is
    一种新的不对称席夫碱配体HL1,HBacabza及其铜(II)配合物[Cu2L21(OAc)(2)](1)和[Cu2L22(N-3)(2)]中心点2H(2)O(2 )合成并表征了HBacabza = 3-(2-氨基苄基亚氨基)-1-苯基丁烷-1-酮为HL1及其水解重排异构体3-(2-氨基甲基亚苯基亚氨基)-1-苯基丁烷-1-酮为HL2元素分析和光谱方法。HL1至HL2的重排发生在HL1与Cu(ClO4)(2)中心点6H(2)O和NaN3反应的水解-缩合过程中。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已经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去质子化的Bacabza作为三齿配体配位至金属中心。乙酸根阴离子通过配合物1中的一个氧原子进行配位,从而形成单原子的乙酸氧桥二聚铜(II)配合物。类似地,叠氮化物阴离子通过配合物2中的一个氮原子配位,从而形成单原子叠氮化物氮桥联二聚铜(II)配合物。铜(II)离子在这两个络合物中采用扭曲的方锥体(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