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S)-5-(4-methoxymethoxyheptane-1-sulfonyl)-1-phenyl-1H-tetrazole | 1020260-0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S)-5-(4-methoxymethoxyheptane-1-sulfonyl)-1-phenyl-1H-tetrazole
英文别名
5-[(4S)-4-(methoxymethoxy)heptyl]sulfonyl-1-phenyltetrazole
(4S)-5-(4-methoxymethoxyheptane-1-sulfonyl)-1-phenyl-1H-tetrazole化学式
CAS
1020260-05-2
化学式
C16H24N4O4S
mdl
——
分子量
368.457
InChiKey
IMDPHCMVCHNLQN-HNNXBMF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10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S)-5-(4-methoxymethoxyheptane-1-sulfonyl)-1-phenyl-1H-tetrazole甲醇18-冠醚-6 、 5%-palladium/activated carbon 、 氢气sodium hexamethyldisilazanepotassium carbonat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78.0~11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43.5h, 生成 (2S,3R,4aS,5S,8aR)-1-(tert-butoxycarbonyl)-2-methyl-3-hydroxy-5-[(5R)-5-(methoxymethoxy)octan-1-yl]decahydro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海洋十氢喹啉生物碱 Lepadins A–E、H 和 ent-I 的集体不对称全合成
    摘要:
    Lepadins 是顺式融合的十氢喹啉 (DHQ) 海洋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并引起了广泛的合成兴趣。报道了一种新的集体合成策略,该策略采用绿色化学方法构建常见的顺式融合 DHQ 核心,这是通过绿色 oxone-卤化物氧化实现 aza-Achmatowicz 重排和腈的分子内 [3 + 2] 环加成氧化物-烯烃。lepadins A-E 和 H 的集体全合成是在 10 个步骤内从公共 DHQ 核心完成的。
    DOI:
    10.1021/acs.orglett.1c02435
  • 作为产物:
    描述:
    (4S)-5-(4-methoxymethoxyheptylsulfanyl)-1-phenyl-1H-tetrazole 在 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4S)-5-(4-methoxymethoxyheptane-1-sulfonyl)-1-phenyl-1H-tetr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Ene-Yne-Ene串联闭合复分解法合成ent-Lepadin F和G
    摘要:
    描述了十氢喹啉生物碱lepadin F和G的第一个全合成。作为关键步骤,十氢喹啉骨架是通过利用无环前体的串联烯-炔-烯闭环复分解反应,然后对所得二烯部分进行立体选择性氢化而合成的。这两个步骤的选择性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羟基保护策略实现的。发现合成的化合物是天然Lepadin F和G的对映异构体,因此可以指定天然化合物的绝对构型。
    DOI:
    10.1021/jo702707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llective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es of Marine Decahydroquinoline Alkaloid Lepadins A–E, H, and <i>ent</i>-I
    作者:Foqing Ma、Chenxi He、Eryu Wang、Rongbiao Tong
    DOI:10.1021/acs.orglett.1c02435
    日期:2021.8.20
    Lepadins are cis-fused decahydroquinoline (DHQ) marine alkaloids that have shown diverse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synthetic interest. A new collective synthetic strategy is reported that features a green chemistry approach for constructing the common cis-fused DHQ core, which is achieved through green oxone-halide oxidation for both the aza-Achmatowicz rearrangement and the
    Lepadins 是顺式融合的十氢喹啉 (DHQ) 海洋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并引起了广泛的合成兴趣。报道了一种新的集体合成策略,该策略采用绿色化学方法构建常见的顺式融合 DHQ 核心,这是通过绿色 oxone-卤化物氧化实现 aza-Achmatowicz 重排和腈的分子内 [3 + 2] 环加成氧化物-烯烃。lepadins A-E 和 H 的集体全合成是在 10 个步骤内从公共 DHQ 核心完成的。
  • Total Synthesis of ent-Lepadin F and G by a Tandem Ene−Yne−Ene Ring Closing Metathesis
    作者:Alexander Niethe、Dirk Fischer、Siegfried Blechert
    DOI:10.1021/jo7027079
    日期:2008.4.1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the decahydroquinoline-alkaloids lepadin F and G is described. As key steps, the decahydroquinoline skeleton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utilizing a tandem ene−yne−ene ring closing metathesis of an acyclic precursor followed by a stere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the resulting diene moiety. The selectivity of these two steps was achieved by a well-directed hydroxyl protection
    描述了十氢喹啉生物碱lepadin F和G的第一个全合成。作为关键步骤,十氢喹啉骨架是通过利用无环前体的串联烯-炔-烯闭环复分解反应,然后对所得二烯部分进行立体选择性氢化而合成的。这两个步骤的选择性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羟基保护策略实现的。发现合成的化合物是天然Lepadin F和G的对映异构体,因此可以指定天然化合物的绝对构型。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