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dodecyl-1,2,4-triazole | 27106-9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dodecyl-1,2,4-triazole
英文别名
——
4-dodecyl-1,2,4-triazole化学式
CAS
27106-93-0
化学式
C14H27N3
mdl
——
分子量
237.388
InChiKey
LZSLHGXHAKAYQ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30.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dodecyl-1,2,4-triazole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42%的产率得到3,5-dibromo-4-dodecyl-1,2,4-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以噻吩为基础的交替π-共轭共聚物的合成,固体结构和光学性质,该共聚物包含4-烷基-1,2,4-三唑或1,3,4-噻二唑单元作为伙伴单元
    摘要:
    DOI:
    10.1021/ma048882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pin-transition behaviour in chains of FeII bridged by 4-substituted 1,2,4-triazoles carrying alkyl tails
    摘要:
    合成了一种聚合物一维链的铁(II)物种,表现出自旋跨越现象,采用4-n-烷基-1,2,4-三唑作为桥联配体。研究了烷基尾巴长度对三唑配体自旋跃迁特征的影响,发现随着烷基尾巴长度的增加,自旋跃迁的陡峭度降低。使用了一组四种对离子,以获取更广泛的跃迁温度范围。检测到小尾巴的样品存在较大的滞回环,主要是甲基和乙基取代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较长的尾巴削弱了协同作用,滞回现象逐渐减小至零。然而,研究表明,对于某些阴离子,即使在三唑上有很长的尾巴,滞回现象仍然存在。协同作用的减弱主要源于随着三唑上的烷基尾巴增大,聚合物链的长度减少。这个效应依赖于阴离子。确认了聚合物链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
    DOI:
    10.1039/b007094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etranuclear Silver(I) Clusters Showing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in a Bicontinuous Cubic Mesophase
    作者:Padi Y. S. Su、Jing C. W. Tseng、Kwang-Ming Lee、Ju-Chun Wang、Ivan J. B. Lin
    DOI:10.1021/ic500627d
    日期:2014.6.16
    CnH2n+1 with n = 12, 14, 16, and 18), are reported. Upon heating, a phase transition sequence of Cr → SmC → Cub → SmA → isotropic liquid is observed for all of these compounds. Depending on the alkyl chain length, two types of cubic phases are found in this series of compounds. Those with shorter alkyl chains (n = 12 and 14) exhibit a micellar cubic phase, whereas long alkyl chains (n =16 and 18) show
    四核三唑属致孔菌,[Ag 4(L 4 -C n)6 ] [BF 4 ] 4(L 4 -C n = 4-烷基-1,2,4-三唑,其中C n代表据报道C n H 2 n +1,其中n= 12、14、16和18。加热后,观察到所有这些化合物的Cr→SmC→Cub→SmA→各向同性液体的相变顺序。根据烷基链的长度,在这一系列化合物中发现了两种类型的立方相。那些具有较短的烷基链(Ñ= 12和14)呈现胶束立方相,而长烷基链(n = 16和18)显示双连续立方相。由于存在三维离子传输通道,在[Ag 4(L 4 -C 16)6 ] [BF 4 ] 4的双连续立方中间相上观察到了优异的离子电导率。掺杂少量的AgBF 4可能会通过促进通道中Ag I离子的迁移而显着增强离子传导。
  • US4120864A
    申请人:——
    公开号:US4120864A
    公开(公告)日:1978-10-17
  • US4271308A
    申请人:——
    公开号:US4271308A
    公开(公告)日:1981-06-0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