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R)-3,3-diethyl-2,4-dioxolanyl]but-2-yn-1-one | 214462-0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R)-3,3-diethyl-2,4-dioxolanyl]but-2-yn-1-one
英文别名
1-[(4R)-2,2-diethyl-1,3-dioxolan-4-yl]but-2-yn-1-one
1-[(1R)-3,3-diethyl-2,4-dioxolanyl]but-2-yn-1-one化学式
CAS
214462-03-0
化学式
C11H16O3
mdl
——
分子量
196.246
InChiKey
CUGNHILBTPJBCY-SNVBAGL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3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R)-3,3-diethyl-2,4-dioxolanyl]but-2-yn-1-one 在 porcine pancreatic lipase (EC 3.1.1.3) 4-二甲氨基吡啶potassium dihydrogenphosphate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B-isopinocampheyl-9-borabicyclo[3.3.1]nonane 、 air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85.3h, 生成 (1S,2E)-1-[(1R)-3,3-diethyl-2,4-dioxolanyl]but-2-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抗肿瘤大环内酯类根瘤菌素的合成研究:C(1)-C(9)和C(12)-C(26)亚基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摘要:
    描述了一种三重收敛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最终完成了大环内酯类抗肿瘤剂Rhizoxin的C(1)-C(9)和C(12)-C(26)亚基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中央C(12)-C(20)亚基4是通过猪胰脂肪酶的非对映选择性酶促乙酸15水解,螯合控制的爱尔兰-克莱森重排(10-> 12)结合动力学溴化(12)有效制备的(12) -> 14)和Mitsunobu反演(23-> 26),以引入三个连续的C(15)-C(17)立体中心。C(18)-C(19)三取代(E)-烯烃的形成是通过立体选择性Horner-Wadsworth-Emmons反应实现的。使用另一个高度立体选择性的霍纳-沃兹沃思-埃蒙斯反应将中心链段4和恶唑生色团侧链3偶联。
    DOI:
    10.1021/jo980754k
  • 作为产物:
    描述:
    1-[(1R)-3,3-diethyl-2,4-dioxolanyl]but-2-yn-1-ol 在 戴斯-马丁氧化剂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8%的产率得到1-[(1R)-3,3-diethyl-2,4-dioxolanyl]but-2-y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抗肿瘤大环内酯类根瘤菌素的合成研究:C(1)-C(9)和C(12)-C(26)亚基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摘要:
    描述了一种三重收敛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最终完成了大环内酯类抗肿瘤剂Rhizoxin的C(1)-C(9)和C(12)-C(26)亚基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中央C(12)-C(20)亚基4是通过猪胰脂肪酶的非对映选择性酶促乙酸15水解,螯合控制的爱尔兰-克莱森重排(10-> 12)结合动力学溴化(12)有效制备的(12) -> 14)和Mitsunobu反演(23-> 26),以引入三个连续的C(15)-C(17)立体中心。C(18)-C(19)三取代(E)-烯烃的形成是通过立体选择性Horner-Wadsworth-Emmons反应实现的。使用另一个高度立体选择性的霍纳-沃兹沃思-埃蒙斯反应将中心链段4和恶唑生色团侧链3偶联。
    DOI:
    10.1021/jo980754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tic Studies of Antitumor Macrolide Rhizoxin:  Stereoselective Syntheses of the C(1)−C(9) and C(12)−C(26) Subunits
    作者:Steven D. Burke、Jian Hong、Joseph R. Lennox、Andrew P. Mongin
    DOI:10.1021/jo980754k
    日期:1998.10.1
    Horner-Wadsworth-Emmons reaction. The central segment 4 and the oxazole chromophore side chain 3 were coupled using another highly stereoselective Horner-Wadsworth-Emmons reaction. Two different lactone subunits [C(1)-C(9) segment 5 and C(3)-C(10) segment 47] were also prepared, employing a thermodynamically controlled diastereotopic group differentiation tactic for establishing the C(5) stereochemistry
    描述了一种三重收敛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最终完成了大环内酯类抗肿瘤剂Rhizoxin的C(1)-C(9)和C(12)-C(26)亚基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中央C(12)-C(20)亚基4是通过猪胰脂肪酶的非对映选择性酶促乙酸15水解,螯合控制的爱尔兰-克莱森重排(10-> 12)结合动力学溴化(12)有效制备的(12) -> 14)和Mitsunobu反演(23-> 26),以引入三个连续的C(15)-C(17)立体中心。C(18)-C(19)三取代(E)-烯烃的形成是通过立体选择性Horner-Wadsworth-Emmons反应实现的。使用另一个高度立体选择性的霍纳-沃兹沃思-埃蒙斯反应将中心链段4和恶唑生色团侧链3偶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