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5-(3-methoxyphenyl)pentan-1,4-diol | 1440972-2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5-(3-methoxyphenyl)pentan-1,4-diol
英文别名
(4R)-5-(3-methoxyphenyl)pentane-1,4-diol
(R)-5-(3-methoxyphenyl)pentan-1,4-diol化学式
CAS
1440972-21-3
化学式
C12H18O3
mdl
——
分子量
210.273
InChiKey
BHOGSWFMFHZEEM-LLVKDON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9.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端炔烃的E-和β选择性NHC-Cu催化的原甲硅烷基加成反应以及生成的乙烯基硅烷的位点和对映选择性的原硼烷基加成反应:对映体富集的邻位和双键硼硅烷的合成
    摘要:
    提出了一种特殊的位和E选择性催化方法,用于通过末端炔烃的甲硅烷基化制备含硅烯烃。此外,所得的乙烯基硅烷被用作底物,以通过另一种催化方法产生邻位或双键的硼硅烷。此类产物源自Si取代烯烃的对映选择性原硼酸。N-杂环卡宾(NHC)铜络合物催化所有转化。具体地说,使用一种在一个容器中容易且廉价地制备的市售咪唑啉盐,便宜的CuCl(1.0 mol%)和Me 2 PhSi–B(pin),可将末端炔烃有效地转化为(E)-β-乙烯基硅烷(79 –98%的产率)和> 98%的E和> 98%的β选择性。乙烯基硅烷以5.0 mol%的手性NHC-Cu络合物转化为硼硅烷,产率为33-94%,对映体比率高达98.5:1.5(er)。烷基取代的底物专门提供邻位的硼硅烷。芳基和杂芳基取代的烯烃优先提供双键异构体。在两类转化中,不同类别的手性NHC引起较高的对映选择性:C 1对称的单齿Cu络合物最适合于含烷基的乙烯基硅烷
    DOI:
    10.1002/chem.201203803
  • 作为产物:
    描述:
    (E)-(3-methoxystyryl)dimethyl(phenyl)silane四氟硼酸-二乙醚络合物acetylacetonatodicarbonylrhodium(l) 、 potassium fluoride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2-[(4S,5S)-3-(2-methyl-6-phenylphenyl)-4,5-diphenyl-4,5-dihydroimidazol-3-ium-1-yl]benzenesulfonate 、 氢气双氧水碳酸氢钠三苯基膦copper(l) chloride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78.0~70.0 ℃ 、2.76 MPa 条件下, 反应 62.0h, 生成 (R)-5-(3-methoxyphenyl)pentan-1,4-diol
    参考文献:
    名称:
    端炔烃的E-和β选择性NHC-Cu催化的原甲硅烷基加成反应以及生成的乙烯基硅烷的位点和对映选择性的原硼烷基加成反应:对映体富集的邻位和双键硼硅烷的合成
    摘要:
    提出了一种特殊的位和E选择性催化方法,用于通过末端炔烃的甲硅烷基化制备含硅烯烃。此外,所得的乙烯基硅烷被用作底物,以通过另一种催化方法产生邻位或双键的硼硅烷。此类产物源自Si取代烯烃的对映选择性原硼酸。N-杂环卡宾(NHC)铜络合物催化所有转化。具体地说,使用一种在一个容器中容易且廉价地制备的市售咪唑啉盐,便宜的CuCl(1.0 mol%)和Me 2 PhSi–B(pin),可将末端炔烃有效地转化为(E)-β-乙烯基硅烷(79 –98%的产率)和> 98%的E和> 98%的β选择性。乙烯基硅烷以5.0 mol%的手性NHC-Cu络合物转化为硼硅烷,产率为33-94%,对映体比率高达98.5:1.5(er)。烷基取代的底物专门提供邻位的硼硅烷。芳基和杂芳基取代的烯烃优先提供双键异构体。在两类转化中,不同类别的手性NHC引起较高的对映选择性:C 1对称的单齿Cu络合物最适合于含烷基的乙烯基硅烷
    DOI:
    10.1002/chem.2012038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0.1021/acscatal.4c03735
    作者:Liu, Shuo、Ding, Kang、Su, Bo
    DOI:10.1021/acscatal.4c03735
    日期:——
    hydrides (PMHS), and allyl electrophiles─in a cascade hydroboration and hydroallylation sequence. This complex assembly line is delicately controlled by a single copper catalyst, effectively overcoming multiple side reactions. The reaction features simple starting materials, mild conditions, structurally diverse products, and high regio- and enantioselectivities (up to >20:1 r.r. and 94% ee). The utility
    开发单一催化剂系统,使涉及多种组分的级联反应过程能够以高度化学、区域和对映选择性的方式发生,这对催化提出了重大挑战。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一种对映体富集的仲高烯丙基硼的直接催化不对称合成方法,通过在级联硼氢化和氢化烯丙基化序列中组装四种容易获得的组分——末端炔烃、硼试剂(HBdan)、甲硅烷基氢化物(PMHS)和烯丙基亲电子试剂。这条复杂的装配线由单一铜催化剂精细控制,有效克服了多种副反应。该反应具有起始原料简单、条件温和、产物结构多样以及高区域和对映选择性(高达>20:1 rr和94% ee)的特点。所得产品的实用性通过其多功能转化得以展示,并在天然产物(如 (−)-bruguierol A、(−)-enterolactone 和 (−)-antofine)的正式全合成中得到进一步证明。进行了机理研究,以阐明氢化物源 PMHS 的作用途径、关键中间体和关键作用。
  • Exceptionally<i>E</i>- and β-Selective NHC-Cu-Catalyzed Proto-Silyl Additions to Terminal Alkynes and Site- and Enantioselective Proto-Boryl Additions to the Resulting Vinylsilanes: Synthesis of Enantiomerically Enriched Vicinal and Geminal Borosilanes
    作者:Fanke Meng、Hwanjong Jang、Amir H. Hoveyda
    DOI:10.1002/chem.201203803
    日期:2013.2.25
    N‐heterocyclic carbene (NHC) copper complexes. Specifically,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midazolinium salt, cheap CuCl (1.0 mol %) and Me2PhSi–B(pin), readily and inexpensively prepared in one vessel, are used to convert terminal alkynes to (E)‐β‐vinylsilanes efficiently (79–98 % yield) and in >98 % E and >98 % β‐selectivity. Vinylsilanes are converted to borosilanes with 5.0 mol % of a chiral NHC–Cu complex in
    提出了一种特殊的位和E选择性催化方法,用于通过末端炔烃的甲硅烷基化制备含硅烯烃。此外,所得的乙烯基硅烷被用作底物,以通过另一种催化方法产生邻位或双键的硼硅烷。此类产物源自Si取代烯烃的对映选择性原硼酸。N-杂环卡宾(NHC)铜络合物催化所有转化。具体地说,使用一种在一个容器中容易且廉价地制备的市售咪唑啉盐,便宜的CuCl(1.0 mol%)和Me 2 PhSi–B(pin),可将末端炔烃有效地转化为(E)-β-乙烯基硅烷(79 –98%的产率)和> 98%的E和> 98%的β选择性。乙烯基硅烷以5.0 mol%的手性NHC-Cu络合物转化为硼硅烷,产率为33-94%,对映体比率高达98.5:1.5(er)。烷基取代的底物专门提供邻位的硼硅烷。芳基和杂芳基取代的烯烃优先提供双键异构体。在两类转化中,不同类别的手性NHC引起较高的对映选择性:C 1对称的单齿Cu络合物最适合于含烷基的乙烯基硅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