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ching. The rate constant k/sub q/ for internal quenching can be estimated from the equation k/sub q/ = tau/sub 0//sup -1/ - tau/sub max//sup -1/, where tau/sub 0/ and tau/sub max/ represent the fluorescence lifetimes for free 1 and the 1:1 1-crown ether complex, respectively. Internal quenching originates from electrophilic proton attack by the -N/sup +/H/sub 3/ (or -N/sup +/D/sub 3/) group of 1 at the
色胺和具有烷基
氨基侧链的
1,2,3,4-四氢咔唑在 MeOH-H/sub 2/O (9:1) 混合物中不存在和存在 18-crown-6 的情况下的激发态行为已被研究纳秒单光子计数、荧光法和光
化学 HD 同位素交换的方法。这些
吲哚的荧光强度随着 18-crown-6 浓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
色胺铵离子 1 相对较短的寿命不是归因于外部猝灭,而是归因于内部猝灭。内部猝灭的速率常数 k/sub q/ 可以从方程 k/sub q/ = tau/sub 0//sup -1/ - tau/sub max//sup -1/ 估计,其中 tau/sub 0 / 和 tau/sub max/ 分别代表游离 1 和 1:1 1-
冠醚复合物的荧光寿命。内部猝灭源于在激发的
吲哚环的 C-4 位置处的 -N/sup +/H/sub 3/(或 -N/sup +/D/sub 3/)基团的亲电子质子攻击。对于 3(四氢
咔唑衍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