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methylbenzyl)-6-phenylpyridazin-3(2H)-one | 57999-7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methylbenzyl)-6-phenylpyridazin-3(2H)-one
英文别名
4-(4-methyl-benzyl)-6-phenyl-2H-pyridazin-3-one;5-[(4-methylphenyl)methyl]-3-phenyl-1H-pyridazin-6-one
4-(4-methylbenzyl)-6-phenylpyridazin-3(2H)-one化学式
CAS
57999-75-4
化学式
C18H16N2O
mdl
——
分子量
276.338
InChiKey
SNKWUHOMGRQQJ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41.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methylbenzyl)-6-phenylpyridazin-3(2H)-one四丁基溴化铵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0.0h, 生成 2-(5-(4-methylbenzyl)-6-oxo-3-phenylpyridazin-1(6H)-yl)acet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哒嗪酮衍生物的合成、光谱表征、抗菌活性和计算研究。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哒嗪酮衍生物 (3-17),并通过 NMR(1H 和 13C)、FT-IR 光谱和 ESI-MS 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筛选了所有合成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在该系列中,发现化合物 7 和 13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具有活性,最低 MIC 值范围为 3.74-8.92 µM。随后,进行了B3LYP/6-31++G(d,p)能级的DFT计算,以研究合成化合物的几何结构、前沿分子轨道、分子静电势图和能隙能。此外,这些化合物对各种细菌蛋白质的活性与分子对接计算进行了比较。最后,进行 ADMET 研究以研究将目标化合物用作药物的可能性。
    DOI:
    10.3390/molecules28020678
  • 作为产物:
    描述:
    6-苯基-3-哒嗪酮对甲基苯甲醛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78 %的产率得到4-(4-methylbenzyl)-6-phenylpyridazin-3(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哒嗪酮衍生物的合成、光谱表征、抗菌活性和计算研究。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哒嗪酮衍生物 (3-17),并通过 NMR(1H 和 13C)、FT-IR 光谱和 ESI-MS 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筛选了所有合成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在该系列中,发现化合物 7 和 13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具有活性,最低 MIC 值范围为 3.74-8.92 µM。随后,进行了B3LYP/6-31++G(d,p)能级的DFT计算,以研究合成化合物的几何结构、前沿分子轨道、分子静电势图和能隙能。此外,这些化合物对各种细菌蛋白质的活性与分子对接计算进行了比较。最后,进行 ADMET 研究以研究将目标化合物用作药物的可能性。
    DOI:
    10.3390/molecules2802067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WAD W. I.; HASHEM A. I.; EL-BADRY K., INDIAN J. CHEM. <IJOC-AP>, 1975, 13, NO 11, 1139-1141
    作者:AWAD W. I.、 HASHEM A. I.、 EL-BADRY K.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