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6,7-tetramethoxyphenanthren-9-yl)(1H-pyrrol-2-yl)methanone | 1048978-2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6,7-tetramethoxyphenanthren-9-yl)(1H-pyrrol-2-yl)methanone
英文别名
2-(2,3,6,7-tetramethoxy-9-phenanthreneformyl)pyrrole;1H-pyrrol-2-yl-(2,3,6,7-tetramethoxyphenanthren-9-yl)methanone
(2,3,6,7-tetramethoxyphenanthren-9-yl)(1H-pyrrol-2-yl)methanone化学式
CAS
1048978-20-6
化学式
C23H21NO5
mdl
——
分子量
391.423
InChiKey
JJANNNAPBVYZT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69.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6,7-tetramethoxyphenanthren-9-yl)(1H-pyrrol-2-yl)methanon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异丙醇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94%的产率得到2-((2,3,6,7-tetramethoxyphenanthren-9-yl)methyl)-1H-pyrr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氯化铁基菲的轻度合成及其在菲咯啉吲哚并烷生物碱的全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氯化铁(III)已用于在室温下通过分子内氧化偶合以优异的收率制备聚甲氧基取代的菲-9羧酸。温和的反应条件和使用环保的FeCl 3为重要的菲环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颖的实用途径。从易于获得的吡咯开始,分别以48%,44%和46%的总收率实现了该方案作为酪氨酸,脱氧酪氨酸和antofine全面合成关键步骤的进一步应用。这种新的高效策略具有许多优势。该实验过程在温和条件下简单,原子经济性很高,没有任何保护基,原料便宜或易于制备。因此,这种简短实用的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DOI:
    10.1016/j.tet.2008.06.003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咯 、 2,3,6,7-tetramethoxy-9-phenanthrene carboxylic acid chloride 在 四氯化锡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6.17 g的产率得到(2,3,6,7-tetramethoxyphenanthren-9-yl)(1H-pyrrol-2-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氯化铁基菲的轻度合成及其在菲咯啉吲哚并烷生物碱的全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氯化铁(III)已用于在室温下通过分子内氧化偶合以优异的收率制备聚甲氧基取代的菲-9羧酸。温和的反应条件和使用环保的FeCl 3为重要的菲环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颖的实用途径。从易于获得的吡咯开始,分别以48%,44%和46%的总收率实现了该方案作为酪氨酸,脱氧酪氨酸和antofine全面合成关键步骤的进一步应用。这种新的高效策略具有许多优势。该实验过程在温和条件下简单,原子经济性很高,没有任何保护基,原料便宜或易于制备。因此,这种简短实用的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DOI:
    10.1016/j.tet.2008.06.0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2-(2,3,6,7-四甲氧基-9-菲甲基)吡咯的制备
    申请人: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3965091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本发明涉及2‑(2,3,6,7‑四甲氧基‑9‑菲甲基)吡咯的制备。首先以2‑(2,3,6,7‑四甲氧基‑9‑菲甲酰基)吡咯和二碳酸二叔丁酯(即(Boc)2O)反应生成N‑叔丁氧羰基‑2‑(2,3,6,7‑四甲氧基‑9‑菲甲酰基)吡咯,然后与NaBH4反应得到2‑(2,3,6,7‑四甲氧基‑9‑菲甲基)吡咯。
  • Iron(III) chloride-based mild synthesis of phenanthren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otal synthesis of phenanthroindolizidine alkaloids
    作者:Kai-Liang Wang、Mao-Yun Lü、Qing-Min Wang、Run-Qiu Huang
    DOI:10.1016/j.tet.2008.06.003
    日期:2008.8
    Iron(III) chloride has been used to prepare polymethoxy-substituted phenanthrene-9-carboxylic acid via intramolecular oxidative coupling at room temperature in excellent yields.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use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eCl3 provide a novel practical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 important phenanthrene ring.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is protocol as the key step to total
    氯化铁(III)已用于在室温下通过分子内氧化偶合以优异的收率制备聚甲氧基取代的菲-9羧酸。温和的反应条件和使用环保的FeCl 3为重要的菲环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颖的实用途径。从易于获得的吡咯开始,分别以48%,44%和46%的总收率实现了该方案作为酪氨酸,脱氧酪氨酸和antofine全面合成关键步骤的进一步应用。这种新的高效策略具有许多优势。该实验过程在温和条件下简单,原子经济性很高,没有任何保护基,原料便宜或易于制备。因此,这种简短实用的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