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ylsulfonyl-N-(4-chlorophenyl)-4-pyrimidineamine | 727428-6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sulfonyl-N-(4-chlorophenyl)-4-pyrimidineamine
英文别名
N-(4-chlorophenyl)-2-(methylsulfonyl)pyrimidin-4-amine;N-(4-chlorophenyl)-2-methylsulfonylpyrimidin-4-amine
2-methylsulfonyl-N-(4-chlorophenyl)-4-pyrimidineamine化学式
CAS
727428-61-7
化学式
C11H10ClN3O2S
mdl
——
分子量
283.738
InChiKey
VBJGATUOXVUHT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80.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methylsulfonyl-N-(4-chlorophenyl)-4-pyrimidineamine1,6-己二胺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31%的产率得到2-N-[6-[[4-(4-chloroanilino)pyrimidin-2-yl]amino]hexyl]-4-N-(4-chlorophenyl)pyrimidine-2,4-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QSAR Studie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Containing Biguanide Isosteres
    摘要:
    根据双胍分子被构象受限的环状异构体取代的模型,合成了洗必泰的类似物和化学上相关的抗菌化合物。通过测定这些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检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表明,抗菌活性与化合物的亲脂性呈抛物线关系。分子中官能团的碱性也非常重要,因为不带电的分子无法破坏微生物的磷脂双分子层并产生抗菌效果。我们将我们的 QSAR 结果与其他不同结构抗菌剂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所有研究化合物的 QSAR 模型都非常相似,对数 P(辛醇/水分配常数)的最佳值为 5.5(中性对数 P 值)。QSAR 方程的形式相似,表明这些制剂具有共同的作用模式。
    DOI:
    10.1071/ch03146
  • 作为产物:
    描述:
    6-chloro-2-methylsulfonyl-N-(4-chlorophenyl)-4-pyrimidineami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magnesium 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6.5h, 以44%的产率得到2-methylsulfonyl-N-(4-chlorophenyl)-4-pyrimidine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QSAR Studie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Containing Biguanide Isosteres
    摘要:
    根据双胍分子被构象受限的环状异构体取代的模型,合成了洗必泰的类似物和化学上相关的抗菌化合物。通过测定这些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检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表明,抗菌活性与化合物的亲脂性呈抛物线关系。分子中官能团的碱性也非常重要,因为不带电的分子无法破坏微生物的磷脂双分子层并产生抗菌效果。我们将我们的 QSAR 结果与其他不同结构抗菌剂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所有研究化合物的 QSAR 模型都非常相似,对数 P(辛醇/水分配常数)的最佳值为 5.5(中性对数 P 值)。QSAR 方程的形式相似,表明这些制剂具有共同的作用模式。
    DOI:
    10.1071/ch031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Substituted Pyrimidin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Anti-Alzheimer’s Agents: Synthesis, Biological, and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作者:Swati Pant、Ranjith Kumar K、Preeti Rana、Tulika Anthwal、Syed Mastan Ali、Mohan Gupta、Monika Chauhan、Sumitra Nain
    DOI:10.1021/acschemneuro.3c00662
    日期:2024.2.21
    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age-related dementia is Alzheimer’s disease. To discover novel therapeutic agent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 series of substituted pyrimidin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anti-Alzheimer’s activity. All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validated by 1HNMR, 13CNMR, and HRMS to assess the structural conformance of the newly synthesized compounds. The synthesized
    最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痴呆症是阿尔茨海默病。为了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治疗剂,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嘧啶生物并评估了其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活性。所有合成的化合物均通过1 HNMR、 13 CNMR 和 HRMS 进行验证,以评估新合成化合物的结构一致性。然后评估合成的化合物的体内急性毒性研究。急性毒性评价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均未表现出高达 1000 mg/kg 的毒性。经过体内急性毒性研究后,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行为和生化研究。化合物N 4 -(4-氯苯基)- N 2 -(2-(哌啶-1-基)乙基)嘧啶-2,4-二胺5b (SP-2) 显示出优异的抗阿尔茨海默病特性,而其余化合物与多奈哌齐相比,这些化合物显示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对接研究证实了通过体内实验获得的结果,并表明5b (SP-2)表现出与多奈哌齐相似的相互作用。此外,计算机分子特性预测表明, 5b (SP-2) 具有良好的药物相似性和 ADME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