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2-hydroxypropionylamino)acetic acid | 183388-4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2-hydroxypropionylamino)acetic acid
英文别名
2-[[(2S)-2-hydroxypropanoyl]amino]acetic acid
((S)-2-hydroxypropionylamino)acetic acid化学式
CAS
183388-43-4
化学式
C5H9NO4
mdl
——
分子量
147.131
InChiKey
CLNVOWMDSFOIPV-VKHMYHE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86.6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2-hydroxypropionylamino)acetic acid吗啉氟化铵四(三苯基膦)钯1,2-二氯乙烷三苯基膦偶氮二甲酸二乙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甲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5.5h, 生成 (7R,13R)-4-bromo-1-hydroxy-3-methoxy-7-methyl-13-(3-methyl-1,2,4-oxadiazol-5-yl)-9,10,13,14-tetrahydro-12H,16H-6-oxa-15-thia-9,12-diazabenzocyclotetradecene-5,8,11-tr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双环Dilactam-内酯支架的Cyclothialidine家族的新的DNA促旋酶抑制剂亚类。合成与抗菌性能
    摘要:
    对于发现能够克服细菌对临床使用药物的耐药性的新型抗菌剂而言,DNA回旋酶抑制剂环噻啶已被证明是有价值的先导结构。先前已报道在其12-14元环中含有硫酰胺官能团的双环内酯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表现出有效的抗菌活性。然而,仅对于带有亲水性取代基的衍生物证明了中等的体内功效,发现该衍生物对药物动力学具有有利的影响,并减少了代谢降解,特别是葡萄糖醛酸化。将一个额外的酰胺单元掺入环噻啶类似物的14元单内酰胺-内酯支架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固有的极性更高的DNA促旋酶抑制剂“双内酰胺”亚类。
    DOI:
    10.1021/jm1014023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水基动态 Depsipeptide 化学:使用水合-脱水循环构建块回收和低聚物分布控制
    摘要:
    酰胺键形成的高动力学屏障历来对其在可逆化学应用中的实用性施加了狭窄的限制。缓慢的动力学限制了酰胺在生成各种组合文库和选择目标分子方面的使用。当前基于肽的动态化学策略要求使用非极性助溶剂或催化剂,或掺入有助于肽之间动态化学的官能团。鉴于这些限制,我们探索了 depsipeptides 的使用:氨基和羟基酸的生物相关共聚物,可以规避与动态肽化学相关的挑战。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个 N-(α-羟基酰基)-氨基酸构建单元的模型系统,当在中等条件下进行两步蒸发-再水化循环时,这些构建单元可逆地聚合形成脱肽。这些单元的羟基允许通过未修饰的羧基末端在短肽段之间进行动态酯化学。通过利用脱肽酰胺键和酯键的不同水解寿命来实现结构单元的选择性回收,我们表明可以通过调整溶液的 pH 值、温度和时间以及结构单元的侧链来实现可控。我们证明环状吗啉二酮中间体促进了 depsipeptides 的聚合和分解,并使用多功能构
    DOI:
    10.1021/jacsau.2c0008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DNA Gyrase Inhibitor Subclass of the Cyclothialidine Family Based on a Bicyclic Dilactam−Lactone Scaffold.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作者:Peter Angehrn、Erwin Goetschi、Hans Gmuender、Paul Hebeisen、Michael Hennig、Bernd Kuhn、Thomas Luebbers、Peter Reindl、Fabienne Ricklin、Anne Schmitt-Hoffmann
    DOI:10.1021/jm1014023
    日期:2011.4.14
    The DNA gyrase inhibitor cyclothialidine had been shown to be a valuable lead structure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antibacterial classes able to overcome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clinically used drugs. Bicyclic lacto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in their 12−14-membered ring a thioamide functionality were reported previously to exhibit pot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Gram-positive bacteria. Moderate
    对于发现能够克服细菌对临床使用药物的耐药性的新型抗菌剂而言,DNA回旋酶抑制剂环噻啶已被证明是有价值的先导结构。先前已报道在其12-14元环中含有硫酰胺官能团的双环内酯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表现出有效的抗菌活性。然而,仅对于带有亲水性取代基的衍生物证明了中等的体内功效,发现该衍生物对药物动力学具有有利的影响,并减少了代谢降解,特别是葡萄糖醛酸化。将一个额外的酰胺单元掺入环噻啶类似物的14元单内酰胺-内酯支架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固有的极性更高的DNA促旋酶抑制剂“双内酰胺”亚类。
  • Water-Based Dynamic Depsipeptide Chemistry: Building Block Recycling and Oligomer Distribution Control Using Hydration–Dehydration Cycles
    作者:Martin C、Moran Frenkel-Pinter、Kelvin H. Smith、Victor F. Rivera-Santana、Alyssa B. Sargon、Kaitlin C. Jacobson、Aikomari Guzman-Martinez、Loren Dean Williams、Luke J. Leman、Charles L. Liotta、Martha A. Grover、Nicholas V. Hud
    DOI:10.1021/jacsau.2c00087
    日期:2022.6.27
    of amino and hydroxy acids that would circumvent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dynamic peptide chemistry. Here, we describe a model system of N-(α-hydroxyacyl)-amino acid building blocks that reversibly polymerize to form depsipeptides when subjected to two-step evaporation–rehydration cycling under moderate conditions. The hydroxyl groups of these units allow for dynamic ester chemistry between short
    酰胺键形成的高动力学屏障历来对其在可逆化学应用中的实用性施加了狭窄的限制。缓慢的动力学限制了酰胺在生成各种组合文库和选择目标分子方面的使用。当前基于肽的动态化学策略要求使用非极性助溶剂或催化剂,或掺入有助于肽之间动态化学的官能团。鉴于这些限制,我们探索了 depsipeptides 的使用:氨基和羟基酸的生物相关共聚物,可以规避与动态肽化学相关的挑战。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个 N-(α-羟基酰基)-氨基酸构建单元的模型系统,当在中等条件下进行两步蒸发-再水化循环时,这些构建单元可逆地聚合形成脱肽。这些单元的羟基允许通过未修饰的羧基末端在短肽段之间进行动态酯化学。通过利用脱肽酰胺键和酯键的不同水解寿命来实现结构单元的选择性回收,我们表明可以通过调整溶液的 pH 值、温度和时间以及结构单元的侧链来实现可控。我们证明环状吗啉二酮中间体促进了 depsipeptides 的聚合和分解,并使用多功能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