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CV)NS5A抑制剂BMS-790052的超强生命力已在概念验证临床试验中转化为活体效应。虽然最初的先导药物噻唑烷酮 BMS-824 在复制子实验中的 50% 有效浓度(EC50)为 10 nM,但在细胞培养基中培养后,它已转变为其他抑制种类。然而,BMS-824 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半数致死浓度(EC50)、使细胞生长减少 50%所需的药物浓度(CC50)和耐药性特性保持不变,这引发了对生物活性物种的鉴定研究。对培养基中培养的 BMS-824 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生物图谱分馏后发现,最有活性的馏分很容易从母体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并保留了 BMS-824 的生物特征。根据质谱和核磁共振数据,活性物种被确定为 BMS-824 的二聚体,来自母体化合物分子间自由基介导的反应。根据对二聚体结构元素的分析,认为该二聚体具有抗 HCV 活性的必要条件,合成了二苯乙烯衍生物 BMS-346。该化合物表现出卓越的抗 HCV 活性,并显示出与 BMS-824 相似的耐药性特征,化合物敏感性的变化映射到 NS5A 的 N 末端。NS5A的N末端已结晶为二聚体,补充了BMS-346的对称性,从而可以讨论NS5A的潜在抑制模式。确定与这些 NS5A 抑制剂相关的稳定、活性药理机制为设计具有广泛基因型抑制作用的更强效抑制剂奠定了基础。最终,BMS-790052 被鉴定出来,这是一种保留了 BMS-346 对称性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