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伏隆是一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它属于具有内吸活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能够通过接触影响昆虫蜕皮和化蛹过程。应用于树叶时,表现出很强的传导性;用于土壤时,则能被根吸收并向顶部传输。
氟铃脲对幼虫具有很高的活性,并且展现出较高的杀卵活性(经观察处理过的卵可以进行胚胎发育,但后期可能因表皮和大颚片不能正常几丁质化而导致幼虫无法咬破卵壳而死亡)。此外,氟铃脲还能抑制幼虫的取食行为。
概述除虫脲又称伏虫脲、氟脲杀或敌灭灵(Dimilin),其化学名称为1-(4-氯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纯品为白色结晶,原粉为白色至黄色结晶粉末,工业品为米黄到黄色结晶状固体,密度约为1.56,熔点在210~230℃之间,蒸气压小于13.2μPa(50℃),在水中溶解度为0.1mg/L,在丙酮中可溶于6.5g/L。该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如乙腈和二氯甲烷,而不溶于水,分配系数高达48000。
除虫脲对棉花、蔬菜、果树及林木等多种作物上的多种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特别适用于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它能有效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从而杀死害虫并阻止其正常蜕皮和变态过程。
除虫脲属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具有高杀虫活性、广谱性以及快速击倒的特点。该物质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害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家蚕、鱼类等生物毒性较大。
生产方法制备六伏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与光气(或草酰氯)反应,生成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异氰酸酯,再与2,6-二氟苯甲酰胺作用合成六伏隆。
第二种方法: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通过参考文献[3]中所述的方法制备)在甲苯溶剂中与3,5-二氯-4-(1,1,1,2-甲氟乙氧基)苯胺反应1小时,进而合成六伏隆。
以上内容详尽介绍了除虫脲的特性、用途及生产方法。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 | 3,5-dichloro-4-(1,1,2,2-tetrafluoroethoxy)benzeneamine | 104147-32-2 | C8H5Cl2F4NO | 278.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