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氯-4-甲氧基甲基-6-甲基-5-硝基-烟腈 | 719-48-2

中文名称
2-氯-4-甲氧基甲基-6-甲基-5-硝基-烟腈
中文别名
2-氯-4-(甲氧甲基)-6-甲基-5-硝基烟腈;6-氯-5-氰基-4-甲氧甲基-2-甲基-3-硝基吡啶
英文名称
2-chloro-4-(methoxymethyl)-6-methyl-5-nitropyridine-3-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2-Methyl-3-nitro-4-(methoxymethyl)-5-cyano-6-chlorpyridin;Nicotinonitrile, 2-chloro-4-(methoxymethyl)-6-methyl-5-nitro-
2-氯-4-甲氧基甲基-6-甲基-5-硝基-烟腈化学式
CAS
719-48-2
化学式
C9H8ClN3O3
mdl
MFCD00065221
分子量
241.634
InChiKey
KGHLPTCKXVCLB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0-73 °C
  • 沸点:
    336.0±42.0 °C(Predicted)
  • 密度:
    1.4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3
  • 拓扑面积:
    91.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399090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结晶。能溶于苯和热乙醇。

用途:作为维生素B6的中间体。

生产方法:通过将甲氧基乙酰丙酮与氰乙酸乙酯环合,生成2-甲基-4-甲氧甲基-5-氰基-6-羟基吡啶。接着,使用硝酸进行硝化,得到2-甲基-3-硝基-4-甲氧甲基-5-氰基-6-羟基吡啶。最后,利用三氯氧磷进行氯化反应制得目标产物。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2-(1-Ethylpropylamino)-3-cyano-4-methoxymethyl-5-nitro-6-methylpyridine
    申请人:Velsicol Chemical Corporation
    公开号:US04201568A1
    公开(公告)日:1980-05-06
    This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compound 2-(1-ethylpropylamino)-3-cyano-4-methoxymethyl-5-nitro-6-methylpyridine and its utility as a herbicide.
    本发明公开了化合物2-(1-乙基丙基氨基)-3-氰基-4-甲氧甲基-5-硝基-6-甲基吡啶及其作为除草剂的用途。
  • DE707266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Synthese des Adermins und dessen verwandte Pyridiumverbindungen
    作者:Katashi Makino、Shiro Morii、F. S. Chang、Yoshiya Tagami
    DOI:10.1246/bcsj.19.1
    日期:1944.1
  • Pyridine Derivatives. I. 3-Cyano-4-ethoxymethyl-6-methyl-2-pyridone and Some Related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作者:William F. Bruce、Harry W. Coover
    DOI:10.1021/ja01240a026
    日期:1944.12
  • KLYUEV, M. V.;NASIBULIN, A. A.;SIDOROVA, N. V.
    作者:KLYUEV, M. V.、NASIBULIN, A. A.、SIDOROVA, N. 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