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5-dihydrothiophene-1,1-dioxide-3-carboxylic acid | 267667-7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5-dihydrothiophene-1,1-dioxide-3-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3-sulfolene-3-carboxylic acid;1,1-dioxo-2,5-dihydrothiophene-3-carboxylic acid
2,5-dihydrothiophene-1,1-dioxide-3-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267667-78-7
化学式
C5H6O4S
mdl
——
分子量
162.166
InChiKey
GSPYMZGNJJKNF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79.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5-dihydrothiophene-1,1-dioxide-3-carboxylic acid吡啶甲醇4-二甲氨基吡啶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甲酸dichloro(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 (III) dimercesium acetate 、 palladium diacetate 、 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邻二氯苯 为溶剂, 反应 17.0h, 生成 (3aS*,9aR*)-2-methyl-7,8-diphenyl-3a,4,9,9a-tetrahydro-1H-pyrrolo[3,4-g]isoquinoline-1,3(2H)-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C(sp2)-H 活化的铑 (III)-催化 3-亚砜衍生物的异环化:获得吡啶邻-喹诺二甲烷前体
    摘要:
    衍生自 3-sulfolene-3-carboxy 酸的异羟肟酸是 C(sp 2 )-H 活化反应中尚未探索的一类烯烃,可以成功地参与铑 (III) 催化的与炔烃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杂环化反应,从而产生多种取代的环丁砜-吡啶酮。后官能化反应允许获得环丁砜-吡啶,在微波照射下加热消除二氧化硫后,环丁砜可作为相应杂芳族邻-醌二甲烷的前体。
    DOI:
    10.1002/ejoc.202200509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氧基羰基-3-亚砜盐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100%的产率得到2,5-dihydrothiophene-1,1-dioxide-3-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C(sp2)-H 活化的铑 (III)-催化 3-亚砜衍生物的异环化:获得吡啶邻-喹诺二甲烷前体
    摘要:
    衍生自 3-sulfolene-3-carboxy 酸的异羟肟酸是 C(sp 2 )-H 活化反应中尚未探索的一类烯烃,可以成功地参与铑 (III) 催化的与炔烃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杂环化反应,从而产生多种取代的环丁砜-吡啶酮。后官能化反应允许获得环丁砜-吡啶,在微波照射下加热消除二氧化硫后,环丁砜可作为相应杂芳族邻-醌二甲烷的前体。
    DOI:
    10.1002/ejoc.2022005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One-Pot Synthesis and Diels-Alder Reactivity of 2,5-Dihydrothiophene- 1,1-dioxide-3-carboxylic Acid
    作者:Genara S. Andrade、Joachim E. Berkner、Charles L. Liotta、Charles Eckert、David A. Schiraldi、Arthur Andersen、David M. Collard
    DOI:10.1081/scc-120024845
    日期:2003.10
    exclusively at the 3-position, using CO2 and DBU proceeds to >90% conversion. A rapid workup gives 3-sulfolene-3-carboxylic acid, a stable precursor to 1,3-butadiene-2-carboxylic acid. High conversions to Diels-Alder adducts were obtained upon treatment of 3-sulfolene-3-carboxylic acid with various dienophiles.
    摘要 报道了一种一锅法制备 2,5-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3-羧酸(3-环丁砜-3-羧酸)的方法。使用 CO2 和 DBU 的 3-环丁砜仅在 3-位羧化,转化率超过 90%。快速后处理得到 3-环丁砜-3-羧酸,这是 1,3-丁二烯-2-羧酸的稳定前体。在用各种亲二烯体处理 3-环丁砜-3-羧酸后,获得了向 Diels-Alder 加合物的高转化率。
  • Rhodium(III)‐Catalyzed Heteroannulations of 3‐Sulfolene Derivatives through C(sp <sup>2</sup> )−H Activation: Access to Pyridine <i>ortho</i> ‐Quinodimethane Precursors
    作者:Tomas J. Saiegh、Christophe Meyer、Janine Cossy
    DOI:10.1002/ejoc.202200509
    日期:2022.6.13
    Hydroxamates derived from 3-sulfolene-3-carboxylic acid, a yet unexplored class of alkenes in C(sp2)−H activation reactions, can be successfully involved in rhodium(III)-catalyzed intra- and intermolecular heteroannulations with alkynes leading to diversely substituted sulfolene-pyridones. Post-functionalization reactions allow access to sulfolene-pyridines which can serve as precursors of the corresponding
    衍生自 3-sulfolene-3-carboxy 酸的异羟肟酸是 C(sp 2 )-H 活化反应中尚未探索的一类烯烃,可以成功地参与铑 (III) 催化的与炔烃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杂环化反应,从而产生多种取代的环丁砜-吡啶酮。后官能化反应允许获得环丁砜-吡啶,在微波照射下加热消除二氧化硫后,环丁砜可作为相应杂芳族邻-醌二甲烷的前体。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硅烷,(2,5-二氢-1,1-二羟基-2-噻嗯基)三甲基- 甲基3-氨基-4,5-二氢-2-噻吩羧酸酯 噻吩,3-氯-4,5-二氢-2-甲基-,1,1-二氧化 乳霉素 乙基2,5-二氢-3-噻吩羧酸酯 丁酸,2-乙基-2-[(1-羰基丁基)氨基]- 5-甲基-5H-噻吩-2-酮 5-甲基-2,5-二氢噻吩-2-羧酸 5-甲基-2,3-二氢-噻吩 5-甲基-1-氧代-2,3-二氢噻吩-4-羧酸 5-己基-4-甲氧基-5-甲基噻吩-2-酮 5-丁基-3H-噻吩-2-酮 4-甲基-3-氨基二氢噻吩-2-甲酸甲酯 4-甲基-3-叔丁基-5H-噻吩-2-酮 4-甲基-2,5-二氢-噻吩-2-羧酸 4-甲基-2,3-二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4-(4-氯丁氧基)-5-己基-5-甲基噻吩-2-酮 3-羟基-4-甲基-2(5H)-噻吩酮 3-甲氧基羰基-3-亚砜 3-甲基-2,5-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3-甲基-2,5-二氢噻吩 3-环丁烯砜 3-溴-6-甲基-[3,2-B]苯并噻吩-2,5-二酮 3-溴-4-甲基-2,3-二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3-溴-2,3-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3-氯-2,5-二氢-1H-1lambda6-噻吩-1,1-二酮 3-氯-2,3-二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3-乙基-2,5-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3-(溴甲基)-2,5-二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3-(4-甲基戊-3-烯基)-2,5-二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3-(2,2-二甲基乙基)-2(5H)-噻吩酮 3-(1,1-二甲基乙基)-3-甲基-2(3H)-噻吩酮 3,4-二氯-2,2,5,5-四氟-2,5-二氢噻吩 3,4-二氟-2,5-噻吩二酮 3,3'-硫代(2,5-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3(1H)-异喹啉乙酸,2-[(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3,4-二氢-,(3R)- 2H-环戊二烯并[b]噻吩,2,2,3-三氟-4,5,6,6a-四氢- 2-羟甲基-5-甲基-2,5-二氢噻吩 2-羟甲基-4-甲基-2,5-二氢噻吩 2-甲基-2,5-二氢噻吩 2-溴-4,5-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2-巯基-3,4-二甲基-2,3-二氢噻吩 2,5-二氢噻吩-3-羧酸甲酯 2,5-二氢噻吩-3-甲醛 2,5-二氢噻吩 2,5-二氢-alpha,alpha-二甲基-3-噻吩-1-丁醇1,1-二氧化物 2,5-二氢-3-(4-甲基戊-3-烯基)噻吩 2,5-二氢-1-氧化噻吩 2,4-二甲基-2,5-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2,4-二甲基-2,5-二氢噻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