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yl-(2-chloro-ethyl)-propyl-amine | 767576-8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2-chloro-ethyl)-propyl-amine
英文别名
N-benzyl-N-(2-chloroethyl)propan-1-amine
Benzyl-(2-chloro-ethyl)-propyl-amine化学式
CAS
767576-84-1
化学式
C12H18ClN
mdl
——
分子量
211.735
InChiKey
JVIOPFXZEKYZC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enzyl-(2-chloro-ethyl)-propyl-amine1-羟基苯并三唑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7.0h, 生成 N-[2-[benzyl(propyl)amino]ethyl]-N-ethyl-4-oxo-4-(6-oxo-5H-pyrido[2,3-b][1,4]benzodiazepin-11-yl)buta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具有5,11-二氢-6H-吡啶并[2,3-b] [1,4]苯并二氮杂-6-骨架作为有效和选择性的M2毒蕈碱受体拮抗剂的新型琥珀酰胺衍生物。一世。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琥珀酰胺骨架的5,11-二氢-6H-吡啶并[2,3-b] [1,4]苯并二氮杂-1-酮衍生物,并评估了M1,M2和M3毒蕈碱受体的结合亲和力(体外)以及M2和M3毒蕈碱受体的拮抗活性(体内)。它们中的一些对M(2)毒蕈碱受体的结合亲和力比AF-DX 116更高。其中,11- [3- [N- [2-(N-苄基-N-甲基氨基)乙基] -N-乙基氨基甲酰基]丙酰基] -5,11-二氢-6H-吡咯[2,3-b] [1,4]苯并二氮杂-1--6(68)被发现是最有效和选择性的M2毒蕈碱受体体外拮抗剂。静脉内给药后,该化合物还强烈抑制氧代苯乙吗啡引起的心动过缓,并且在体内对M2毒蕈碱受体的选择性比M3毒蕈碱受体高130倍。
    DOI:
    10.1248/cpb.45.996
  • 作为产物:
    描述:
    氯乙醛N-丙基苄胺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Benzyl-(2-chloro-ethyl)-prop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具有5,11-二氢-6H-吡啶并[2,3-b] [1,4]苯并二氮杂-6-骨架作为有效和选择性的M2毒蕈碱受体拮抗剂的新型琥珀酰胺衍生物。一世。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琥珀酰胺骨架的5,11-二氢-6H-吡啶并[2,3-b] [1,4]苯并二氮杂-1-酮衍生物,并评估了M1,M2和M3毒蕈碱受体的结合亲和力(体外)以及M2和M3毒蕈碱受体的拮抗活性(体内)。它们中的一些对M(2)毒蕈碱受体的结合亲和力比AF-DX 116更高。其中,11- [3- [N- [2-(N-苄基-N-甲基氨基)乙基] -N-乙基氨基甲酰基]丙酰基] -5,11-二氢-6H-吡咯[2,3-b] [1,4]苯并二氮杂-1--6(68)被发现是最有效和选择性的M2毒蕈碱受体体外拮抗剂。静脉内给药后,该化合物还强烈抑制氧代苯乙吗啡引起的心动过缓,并且在体内对M2毒蕈碱受体的选择性比M3毒蕈碱受体高130倍。
    DOI:
    10.1248/cpb.45.99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quinazoline-dione compounds,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pharmaceutical use thereof
    申请人:Ishikawa, Masayuki
    公开号:EP0040793A1
    公开(公告)日:1981-12-02
    A 5,6,7-substituted-2,4 (1H,3H)-quinazolinedione compound of the formula (I), wherein R1, R2, R3, A and B as defined in claim 1 and its acid addition salt; and a vasodilating and hypotensiv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aforesaid compound.
    一种式(I)的 5,6,7-取代的-2,4(1H,3H)-喹唑啉二酮化合物、 其中 R1、R2、R3、A 和 B 如权利要求 1 所定义及其酸加成盐;以及含有上述化合物的血管扩张和降血压组合物。
  • US4405623A
    申请人:——
    公开号:US4405623A
    公开(公告)日:1983-09-20
  • US8809539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809539B2
    公开(公告)日:2014-08-19
  • Synthesis of Novel Succinamide Derivatives Having the 5,11-Dihydro-6H-pyrido(2,3-b)(1,4)benzodiazepin-6-one Skeleton as Potent and Selective M2 Muscarinic Receptor Antagonists. I.
    作者:Toshihiro WATANABE、Isao KINOYAMA、Akio KAKEFUDA、Toshio OKAZAKI、Kenji TAKIZAWA、Seiko HIRANO、Hiroshi SHIBATA、Isao YANAGISAWA
    DOI:10.1248/cpb.45.996
    日期:——
    116. Among them, 11-[3-[N-[2-(N-benzyl-N- methylamino)ethyl]-N-ethylcarbamoyl]propionyl]-5,11-dihydro-6H-pyr ido [2,3-b][1,4]benzodiazepin-6-one (68)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potent and selective M2 muscarinic receptor antagonist in vitro. This compound also strongly inhibited the oxotremorine-induced bradycardia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nd showed 130-fold selectivity for M2 muscarinic receptors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琥珀酰胺骨架的5,11-二氢-6H-吡啶并[2,3-b] [1,4]苯并二氮杂-1-酮衍生物,并评估了M1,M2和M3毒蕈碱受体的结合亲和力(体外)以及M2和M3毒蕈碱受体的拮抗活性(体内)。它们中的一些对M(2)毒蕈碱受体的结合亲和力比AF-DX 116更高。其中,11- [3- [N- [2-(N-苄基-N-甲基氨基)乙基] -N-乙基氨基甲酰基]丙酰基] -5,11-二氢-6H-吡咯[2,3-b] [1,4]苯并二氮杂-1--6(68)被发现是最有效和选择性的M2毒蕈碱受体体外拮抗剂。静脉内给药后,该化合物还强烈抑制氧代苯乙吗啡引起的心动过缓,并且在体内对M2毒蕈碱受体的选择性比M3毒蕈碱受体高130倍。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