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2-(methoxycarbonyl)ethyl>-3-<(methoxycarbonyl)methyl>pyrrole | 143085-1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2-(methoxycarbonyl)ethyl>-3-<(methoxycarbonyl)methyl>pyrrole
英文别名
3-(4-methoxycarbonylmethyl-pyrrol-3-yl)-propionic acid methyl ester;3-(4-Methoxycarbonylmethyl-pyrrol-3-yl)-propionsaeure-methylester;methyl 3-[4-(2-methoxy-2-oxoethyl)-1H-pyrrol-3-yl]propanoate
4-<2-(methoxycarbonyl)ethyl>-3-<(methoxycarbonyl)methyl>pyrrole化学式
CAS
143085-16-9
化学式
C11H15NO4
mdl
——
分子量
225.244
InChiKey
ZZAJNHZRGLZVN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25.4±32.0 °C(Predicted)
  • 密度:
    1.18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4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68.39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2-(methoxycarbonyl)ethyl>-3-<(methoxycarbonyl)methyl>pyrrole sodium hydroxide盐酸羟胺氢气sodium acetate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C-11-methyl PBG
    参考文献:
    名称:
    关于胆色素原脱氨酶的机制。新型胆色素原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和酶促反应。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三种新的胆色素原(PBG; 1)衍生物,以研究PBG脱氨酶催化的PBG四聚反应过程中氨损失的机理。这些化合物中的两个在C-11碳上被CH 3或CF 3取代,而第三个类似物是PBG的N-甲基衍生物,其中吡咯质子被甲基取代。这三种化合物都与PBG脱氨酶反应至不同程度的完成。我们的结果表明,尽管目前尚不确定亲电子试剂的实际结构,但通过酶激活底物涉及一种在C-11碳上具有大量正电荷的中间体。除了定义最初形成的亲电试剂的性质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揭示了有关酶活性位点亲核物种的性质。这三种新的吡咯的结果可能暗示了通过E1型途径进行的第一个已知的酶促脱氨反应。
    DOI:
    10.1016/s0040-4020(01)81567-2
  • 作为产物:
    描述:
    4-(2-methoxy-2-oxoethyl)-3-(3-methoxy-3-oxopropyl)-1H-pyrrole-2-carboxylic acid三氟乙酸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69%的产率得到4-<2-(methoxycarbonyl)ethyl>-3-<(methoxycarbonyl)methyl>pyrr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关于胆色素原脱氨酶的机制。新型胆色素原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和酶促反应。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三种新的胆色素原(PBG; 1)衍生物,以研究PBG脱氨酶催化的PBG四聚反应过程中氨损失的机理。这些化合物中的两个在C-11碳上被CH 3或CF 3取代,而第三个类似物是PBG的N-甲基衍生物,其中吡咯质子被甲基取代。这三种化合物都与PBG脱氨酶反应至不同程度的完成。我们的结果表明,尽管目前尚不确定亲电子试剂的实际结构,但通过酶激活底物涉及一种在C-11碳上具有大量正电荷的中间体。除了定义最初形成的亲电试剂的性质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揭示了有关酶活性位点亲核物种的性质。这三种新的吡咯的结果可能暗示了通过E1型途径进行的第一个已知的酶促脱氨反应。
    DOI:
    10.1016/s0040-4020(01)8156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SYNTHESIS OF OPSOPYRROLE-DICARBOXYLIC ACID
    作者:D. M. MacDonald、S. F. MacDonald
    DOI:10.1139/v55-068
    日期:1955.4.1
    The methyl groups of the pyrroles Ia and IIa react with sulphuryl chloride to give dichloromethyl derivatives which hydrolyze to aldehydes. The pyrrole Ia also forms a trichloromethyl derivative which hydrolyzes to the corresponding acid. Alkaline decarboxylation of the latter gives opsopyrrole-dicarboxylic acid, IVa.
    吡咯 Ia 和 IIa 的甲基与磺酰氯反应生成二甲基衍生物,该衍生物解为醛。吡咯Ia还形成三甲基衍生物,其解成相应的酸。后者的碱脱羧得到opsopyrrole-二羧酸,IVa。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