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Phenyl-indolizine-6-carbonitrile | 111861-6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Phenyl-indolizine-6-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2-Phenylindolizine-6-carbonitrile
2-Phenyl-indolizine-6-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111861-68-8
化学式
C15H10N2
mdl
——
分子量
218.258
InChiKey
HWWKBQUHPXDIS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8.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phenyliod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2-Phenyl-indolizine-6-carbonitrile双(二氧化硫)-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加合物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21 %的产率得到6-cyano-2-phenyl-3-(phenylsulfonyl)indoli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电子供体-受体复合物介导的可见光诱导二氧化硫插入:3-磺酰基中吲嗪的合成和光物理性质
    摘要:
    由于电子供体-受体复合物方法,开发了第一个可见光介导的、无光催化剂的吲嗪磺酰化实例。在无金属和温和条件下形成两个新的 C−S 键,无需进一步预功能化,使这种三组分方法具有可持续性和绿色性。新的 3-磺酰化吲嗪显示出具有高荧光和大斯托克斯位移的有前途的光物理特性。
    DOI:
    10.1002/ejoc.202300125
  • 作为产物:
    描述:
    5-氰-2-甲基吡啶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乙醇丁酮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2-Phenyl-indolizine-6-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Structure and ambiphilic reactivity of indolizines. 2. 8(6)-Acetyl- and cyanoindolizines
    摘要:
    DOI:
    10.1007/bf0066385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OBROVSKIJ S. I.; BABAEV E. V.; GROMOV S. P.; PASESHNICHENKO K. A.; BUNDE+, XIMIYA GETEROTSIKL. SOED.,(1987) N 2, 209-213
    作者:BOBROVSKIJ S. I.、 BABAEV E. V.、 GROMOV S. P.、 PASESHNICHENKO K. A.、 BUNDE+
    DOI:——
    日期:——
  • Structure and ambiphilic reactivity of indolizines. 2. 8(6)-Acetyl- and cyanoindolizines
    作者:S. I. Bobrovskii、E. V. Babaev、S. P. Gromov、K. A. Paseshnichenko、Yu. G. Bundel'
    DOI:10.1007/bf00663856
    日期:1987.2
  • Visible‐Light‐Induced Insertion of Sulfur Dioxide Mediated by Electron Donor–Acceptor Complex: Synthesis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3‐Sulfonyl Indolizines
    作者:Delphine Naud‐Martin、Marharyta Kosiuha、Leandro H. Zucolotto Cocca、Pascal Retailleau、Florence Mahuteau‐Betzer、Leonardo De Boni、Sandrine Piguel
    DOI:10.1002/ejoc.202300125
    日期:2023.6.6
    sulfonylation of indolizines are developed thanks to an electron donor–acceptor complex approach. The formation of two new C−S bonds, without further pre-functionnalization, in metal-free and mild conditions renders this three-component approach sustainable and green. The newly 3-sulfonylated indolizines show promising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with high fluorescence and large Stokes shifts.
    由于电子供体-受体复合物方法,开发了第一个可见光介导的、无光催化剂的吲嗪磺酰化实例。在无金属和温和条件下形成两个新的 C−S 键,无需进一步预功能化,使这种三组分方法具有可持续性和绿色性。新的 3-磺酰化吲嗪显示出具有高荧光和大斯托克斯位移的有前途的光物理特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