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Decyl-2-iodoaniline | 315716-3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Decyl-2-iodoaniline
英文别名
——
4-Decyl-2-iodoaniline化学式
CAS
315716-39-3
化学式
C16H26IN
mdl
——
分子量
359.294
InChiKey
PYRDKIQBIJQSQ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99.5±35.0 °C(Predicted)
  • 密度:
    1.28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Decyl-2-iodoanilin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盐酸氢氧化钾copper(l) iodide三乙胺 、 sodium nitrite 、 碘甲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1,4-Bis-(4-{4-decyl-2-[(triisopropylsilanyl)-ethynyl]-phenyl}-buta-1,3-diynyl)-2,3-diiodo-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膨胀石墨二炔亚结构的合成
    摘要:
    Graphdiyne(1)是一个有趣且潜在重要的碳同素异形体新家族的成员。本文报道的是模型子结构2-6的合成和光谱表征。大环通过合适的α,ω-聚炔的分子内环化制备。该方法成功的关键是利用反应性苯基丁二炔合成子进行原位丙二甲硅烷基化/炔基化反应。迄今为止,这种新方法可以制备石墨二炔网络中最大,最完整的子结构(3-6)。
    DOI:
    10.1002/1521-3765(20000602)6:11<2044::aid-chem2044>3.0.co;2-y
  • 作为产物:
    描述:
    4-癸基苯胺calcium carbonatebenzyl triethylammonium dichloroiod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6%的产率得到4-Decyl-2-iodo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膨胀石墨二炔亚结构的合成
    摘要:
    Graphdiyne(1)是一个有趣且潜在重要的碳同素异形体新家族的成员。本文报道的是模型子结构2-6的合成和光谱表征。大环通过合适的α,ω-聚炔的分子内环化制备。该方法成功的关键是利用反应性苯基丁二炔合成子进行原位丙二甲硅烷基化/炔基化反应。迄今为止,这种新方法可以制备石墨二炔网络中最大,最完整的子结构(3-6)。
    DOI:
    10.1002/1521-3765(20000602)6:11<2044::aid-chem2044>3.0.co;2-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Aminosulfonylation of <i>ortho</i>-Iodoanilines with the Insertion of Sulfur Dioxide for the Synthesis of 3,4-Dihydro-benzothiadiazine 1,1-Dioxides
    作者:Zhenjie Qi、Simiaomiao Wen、Hao Li、Shuai Liu、Dongfang Jiang
    DOI:10.1021/acs.orglett.3c02683
    日期:2023.10.13
    4-dihydro-benzothiadiazine 1,1-dioxides, which are formed through aminosulfonylation of ortho-iodoanilines with SO2. DABSO is utilized as the source of SO2, and the organic compound O2 acts as an oxidant. This direct C–S, S–N, and C–N functionalization is highly efficient, and broa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is observed, resulting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of 3,4-dihydro-benzothiadiazine 1,1-dioxides. Furthermore
    开发了一种简单高效的 Pd 催化氧化环化系统,用于化学和区域选择性合成 3,4-二氢苯并噻二嗪 1,1-二氧化物,该化合物是通过邻苯胺与 SO 2 的基磺酰化形成的。DABSO用作SO 2源,有机化合物O 2用作氧化剂。这种直接的 C-S、S-N 和 C-N 官能化非常有效,并且观察到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从而产生中等至优异的 3,4-二氢-苯并噻二嗪 1,1-二氧化物。此外,该方法适合克级合成。
  • Haley, Michael M.; Brand, Stephen C.; Pak, Joshua J., Angewandte Chemie -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 1997, vol. 36, # 8, p. 835 - 838
    作者:Haley, Michael M.、Brand, Stephen C.、Pak, Joshua J.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