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oc-Gly-pNA | 82518-6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oc-Gly-pNA
英文别名
t-butoxycarbonylglycine p-nitroanilide;N-(4-nitrophenyl)-α-<(tert-butoxycarbonyl)amino>acetamide;Tert-butyl (2-((4-nitrophenyl)amino)-2-oxoethyl)carbamate;tert-butyl N-[2-(4-nitroanilino)-2-oxoethyl]carbamate
Boc-Gly-pNA化学式
CAS
82518-64-7
化学式
C13H17N3O5
mdl
——
分子量
295.295
InChiKey
SKDZZSKPKNMAR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10 °C
  • 沸点:
    523.8±35.0 °C(Predicted)
  • 密度:
    1.28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6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110.57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oc-Gly-pNA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95 %的产率得到甘氨酸对硝基苯胺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高效几丁质酶抑制剂的芳香族 2-(3-(甲基氨基甲酰基) 胍基)-N-酰基乙酰胺的发现
    摘要:
    几丁质酶是重要的糖苷水解酶,与细菌发病机制、真菌细胞壁重塑和昆虫蜕皮密切相关。因此,几丁质酶已成为治疗药物和杀虫剂的有吸引力的目标。在本研究中,我们基于天然产物argifin的N-甲基氨基甲酰基胍基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几丁质酶抑制剂。活性最强的化合物8h对 I 组几丁质酶Hs Chit1、Sm ChiB 和Of Chi-h 表现出强烈的抑制活性,IC 50值分别为 0.19 µM、4.2 nM 和 25 nM。结合模式研究表明化合物8h在几丁质酶的 +1 或 +2 亚位点形成 π-π 堆积/疏水相互作用。此外,在药效团N-甲基氨基甲酰基胍基和 -1 亚位点的关键残基之间形成关键氢键网。总之,这项研究的结果为使用平面结构和N-甲基氨基甲酰基胍基的组合开发有效的小分子几丁质酶抑制剂提供了新的见解。
    DOI:
    10.1016/j.bmc.2023.117172
  • 作为产物:
    描述:
    BOC-甘氨酸4-硝基苯胺吡啶三氯氧磷 作用下, 生成 Boc-Gly-pNA
    参考文献:
    名称:
    未发芽的冬季油菜(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氨肽酶特性
    摘要:
    油菜籽在食品和燃料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氨基肽酶参与了所有生物的许多生理过程,因此重要的是了解其在经济相关植物中的作用和特性。筛选未发芽的冬季油菜种子的提取物的氨肽酶活性。确定了底物特异性,pH和温度的影响以及蛋白酶抑制剂和所选金属离子对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通过NATIVE-PAGE和SDS-PAGE电泳估计的大约分子量为〜60 kDa。粗提物中存在的部分纯化的酶以及氨基肽酶优先裂解为Phe- p不适用 还确定了对几种底物的活性曲线。以Phe- p NA为底物,在pH 6.5和40°C的温度下观察到最大活性。pH曲线中朝向Phe- p NA的两个可见斑点,以及其他结果(IEF)表明,存在一种以上分子量相似的氨基肽酶。对于Leu-和Ala- p NA作为底物,观察到更低的活性和更宽的pH分布。
    DOI:
    10.1016/j.foodchem.2016.03.0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amino acid p-nitroanilides; synthons in the synthesis of protease substrates
    作者:Dirk T.S. Rijkers、Hans P.H.M. Adams、H. Coenraad Hemker、Godefridus I. Tesser
    DOI:10.1016/0040-4020(95)00671-t
    日期:1995.10
    A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synthesis of Nα-protected bi- and trifunctional amino acid p-nitroanilides. The reaction uses phosphorus oxychloride as the condensing agent. The synthesis is simple, rapid, free of racemization and affords yields between 70–90%. The synthesis can be performed not only with amino acid derivatives of the urethane type including acid-labile (Z. Boc) and base-labile (Fmoc
    一种方法是为N的合成所述α -保护的二-和三官能氨基酸p -nitroanilides。该反应使用三氧化作为缩合剂。合成简单,快速,没有消旋作用,收率在70-90%之间。可以进行合成不仅与聚酯类氨基酸生物,包括酸不稳定(Z. Boc)和碱不稳定的羰基(Fmoc,MSC)N α -proteclivc功能或烯丙基衍生的保护,而且还用N α -三烯丙基氨基酸,尽管收率较低。该反应在吡啶中进行,其机理暗示了通过与二磷酸HOPOCl 2)形成混合酸酐来进行羧基活化。
  • Synthesis of β-Hydroxy α-Amino Acids Through Brønsted Base-Catalyzed <i>syn</i>-Selective Direct Aldol Reaction of Schiff Bases of Glycine <i>o</i>-Nitroanilide
    作者:Silvia Vera、Ana Vázquez、Ricardo Rodriguez、Sandra del Pozo、Iñaki Urruzuno、Abel de Cózar、Antonia Mielgo、Claudio Palomo
    DOI:10.1021/acs.joc.1c00406
    日期:2021.6.4
    Here we report the highly enantio- and syn-selective synthesis of β-hydroxy α-amino acids from glycine imine derivatives under Brønsted base (BB) catalysis. The key of this approach is the use of benzophenone-derived imine of glycine o-nitroanilide as a pronucleophile, where the o-nitroanilide framework provides an efficient hydrogen-bonding platform that accounts for nucleophile reactivity and diastereoselectivity
    在这里,我们报告了在 Brønsted 碱 (BB) 催化下从甘亚胺生物合成 β-羟基 α-氨基酸的高度对映选择性和顺选择性合成。该方法的关键是使用二苯甲酮衍生的甘酸邻硝基苯胺亚胺作为亲核试剂,其中邻硝基苯胺框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氢键平台,可解释亲核试剂的反应性和非对映选择性。
  • Selective reactions of azide-substituted .alpha.-diazo amides with olefins and alcohols using rhodium(II) catalysts
    作者:Alwarsamy Jeganathan、Stewart K. Richardson、Rajarathnam S. Mani、Boyd E. Haley、David S. Watt
    DOI:10.1021/jo00376a057
    日期:1986.12
  • JEGANATHAN ALWARSAMY; RICHARDSON S. K.; MANI RAJARATHNAM S.; HALEY B. E.;+, J. ORG. CHEM., 51,(1986) N 26, 5362-5367
    作者:JEGANATHAN ALWARSAMY、 RICHARDSON S. K.、 MANI RAJARATHNAM S.、 HALEY B. 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