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tert-butylsulfanyl)-4-iodobenzene | 65688-19-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tert-butylsulfanyl)-4-iodobenzene
英文别名
1-tert-butylsulfanyl-4-iodobenzene
1-(tert-butylsulfanyl)-4-iodobenzene化学式
CAS
65688-19-9
化学式
C10H13IS
mdl
——
分子量
292.184
InChiKey
KSYFJLCNKHCQB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25.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SDS

SDS:48c585e42c81b3e6f4d6f0e088d0e6dc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tert-butylsulfanyl)-4-iodobenzenecopper(l) iodide四(三苯基膦)钯四丁基溴化铵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0h, 生成 1-tert-butylthio-4-ethyn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隧道结中量子干涉特征的可逆切换实现双端分子记忆
    摘要:
    描述了由氧化还原活性分子自组装单层组成的大面积分子隧道结,其表现出两端偏压切换。所制备的单层经历部分电荷转移到下面的金属基底(Au、Pt或Ag),这将它们的核心从醌型转化为氢醌形式。由此产生的重芳构化将键拓扑从交叉共轭转化为线性共轭 π 系统。交叉共轭形式与透射谱中干涉特征的出现相关,该干涉特征对于线性共轭形式消失。由于吸电子腈基的存在,还原电位和干涉特征接近金属基底的功函数和费米能级。我们利用共轭模式和量子干涉之间的关系,使用共晶 Ga-In 作为顶部接触,在原型器件中创建非易失性存储器。
    DOI:
    10.1002/anie.201807879
  • 作为产物:
    描述:
    1-(1,1-二甲基乙基)硫烷基-4-硝基苯对甲苯磺酸 、 potassium iodide 、 tin(ll) chloride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5.5h, 生成 1-(tert-butylsulfanyl)-4-iodo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JP2015/848
    摘要:
    公开号: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1′-Dialkynylferrocenes as Substrates for Bidirectional Alkyne Metathesis Reaction
    作者:Jingxiang Ma、Nico Krauße、Holger Butenschön
    DOI:10.1002/ejoc.201500483
    日期:2015.7
    molecular wires, alkyne metathesis was investigated as an alternative to palladium-catalyzed coupling reactions for the synthesis of alkynyl ferrocenes. With a Mortreux catalyst system [Mo(CO)6, 4-chloro- or 2-fluorophenol], (1-propynyl)ferrocenes gave the expected homo metathesis products in moderate yields. Because the Mortreux catalyst system is not compatible with 1,1-dialkynylferrocenes, a nitridomolybdenum
    在基于二茂铁的分子线的构建中,研究了炔复分解作为钯催化偶联反应的替代方法,用于合成炔基二茂铁。使用 Mortreux 催化剂系统 [Mo(CO)6, 4-氯-或 2-氟苯酚],(1-丙炔基)二茂铁以中等产率得到预期的均位复分解产物。由于 Mortreux 催化剂体系与 1,1'-二炔基二茂铁不相容,Furstner 引入的氮钼催化剂在双向均和交叉炔复分解反应中进行了测试。尽管以低产率获得均炔复分解产物,但交叉炔复分解反应以良好的总产率提供了预期的产物。
  • Electric Current through a Molecular Rod—Relevance of the Position of the Anchor Groups
    作者:Marcel Mayor、Heiko B. Weber、Joachim Reichert、Mark Elbing、Carsten von Hänisch、Detlef Beckmann、Matthias Fischer
    DOI:10.1002/anie.200352179
    日期:2003.12.8
  • JP2015/848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Two-Terminal Molecular Memory through Reversible Switching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Features in Tunneling Junctions
    作者:Marco Carlotti、Saurabh Soni、Sumit Kumar、Yong Ai、Eric Sauter、Michael Zharnikov、Ryan C. Chiechi
    DOI:10.1002/anie.201807879
    日期:2018.11.26
    Large‐area molecular tunneling junctions comprising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of redox‐active molecules are described that exhibit two‐terminal bias switching. The as‐prepared monolayers undergo partial charge transfer to the underlying metal substrate (Au, Pt, or Ag), which converts their cores from a quinoid to a hydroquinoid form. The resulting rearomatization converts the bond topology from a cross‐conjugated
    描述了由氧化还原活性分子自组装单层组成的大面积分子隧道结,其表现出两端偏压切换。所制备的单层经历部分电荷转移到下面的金属基底(Au、Pt或Ag),这将它们的核心从醌型转化为氢醌形式。由此产生的重芳构化将键拓扑从交叉共轭转化为线性共轭 π 系统。交叉共轭形式与透射谱中干涉特征的出现相关,该干涉特征对于线性共轭形式消失。由于吸电子腈基的存在,还原电位和干涉特征接近金属基底的功函数和费米能级。我们利用共轭模式和量子干涉之间的关系,使用共晶 Ga-In 作为顶部接触,在原型器件中创建非易失性存储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