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hydroperoxy-2-decanol | 214959-8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hydroperoxy-2-decanol
英文别名
1-Hydroperoxydecan-2-ol
1-hydroperoxy-2-decanol化学式
CAS
214959-84-9
化学式
C10H22O3
mdl
——
分子量
190.283
InChiKey
GPPPXYBDFKCVD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14.533±25.00 °C(Press: 760.00 Torr)(predicted)
  • 密度:
    0.974±0.06 g/cm3(Temp: 25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9.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hydroperoxy-2-decanol 在 methyltrioctylammonium tetrakis(oxodiperoxotungsto)phos 双氧水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33h, 生成 1-hydroperoxy-2-dec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两相条件下,四甲基(三氧杂环过氧乙酸根)磷酸(3-)催化三甲基过氧化氢催化过氧化氢将烯烃高效氧化裂解为羧酸。综合方面和反应过程的研究。
    摘要:
    据报道,在四相(氧代二过氧辛酸)磷酸盐(3-)(Ia)催化下,烯烃以40%w / v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氧化裂解为羧酸,在两相条件下,在不存在二甲苯的情况下,收率高,选择性高。有机溶剂。在对反应的研究的基础上,已经认识到导致酸的两个主要反应途径,第一个涉及过水解,第二个涉及最初形成的环氧化物的水解。“过水解”反应途径似乎在中链和长链烯烃氧化成酸中起主要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芳基烯烃和C(5)-C(7)环烯烃的氧化。通过中间体β-氢过氧醇的分离及其与H(2)O(2)和Ia的酸转化,已证明了该途径的发生。描述了该转变的过程,包括β-氢过氧醇中间体的初始氧化(至α-氧代氢过氧化物)或分解(至羰基化合物)。在内部β-氢过氧醇的情况下,主要的氧化产物α-氢过氧酮已经被分离出来,而带有仲羟基的末端β-氢过氧醇的存在则证明了它们的存在。过氧化氢的浓度似乎对中等酸度有显着影响,并显示了其对反应效率的影响。
    DOI:
    10.1021/jo980481t
  • 作为产物:
    描述:
    1,2-二甲基丁炔酯氢氧化钾双氧水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7.0h, 生成 1-hydroperoxy-2-dec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在两相条件下,四甲基(三氧杂环过氧乙酸根)磷酸(3-)催化三甲基过氧化氢催化过氧化氢将烯烃高效氧化裂解为羧酸。综合方面和反应过程的研究。
    摘要:
    据报道,在四相(氧代二过氧辛酸)磷酸盐(3-)(Ia)催化下,烯烃以40%w / v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氧化裂解为羧酸,在两相条件下,在不存在二甲苯的情况下,收率高,选择性高。有机溶剂。在对反应的研究的基础上,已经认识到导致酸的两个主要反应途径,第一个涉及过水解,第二个涉及最初形成的环氧化物的水解。“过水解”反应途径似乎在中链和长链烯烃氧化成酸中起主要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芳基烯烃和C(5)-C(7)环烯烃的氧化。通过中间体β-氢过氧醇的分离及其与H(2)O(2)和Ia的酸转化,已证明了该途径的发生。描述了该转变的过程,包括β-氢过氧醇中间体的初始氧化(至α-氧代氢过氧化物)或分解(至羰基化合物)。在内部β-氢过氧醇的情况下,主要的氧化产物α-氢过氧酮已经被分离出来,而带有仲羟基的末端β-氢过氧醇的存在则证明了它们的存在。过氧化氢的浓度似乎对中等酸度有显着影响,并显示了其对反应效率的影响。
    DOI:
    10.1021/jo980481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icient Oxidative Cleavage of Olefins to Carboxylic Acid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Catalyzed by Methyltrioctylammonium Tetrakis(oxodiperoxotungsto)phosphate(3−) under Two-Phase Conditions. Synthetic Aspects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Reaction Course
    作者:Ermanno Antonelli、Rino D'Aloisio、Mario Gambaro、Tiziana Fiorani、Carlo Venturello
    DOI:10.1021/jo980481t
    日期:1998.10.1
    The oxidative cleavage of alkenes to carboxylic acids with 40% w/v aqueous hydrogen peroxide catalyzed by methyltrioctylammonium tetrakis(oxodiperoxotungsto)phosphate(3-) (Ia) is reported to occur in high yields and selectivities under two-phase conditions in the absence of organic solvents. On the basis of a study of the reaction, two main reaction pathways leading to acids have been recognized, the
    据报道,在四相(氧代二过氧辛酸)磷酸盐(3-)(Ia)催化下,烯烃以40%w / v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氧化裂解为羧酸,在两相条件下,在不存在二甲苯的情况下,收率高,选择性高。有机溶剂。在对反应的研究的基础上,已经认识到导致酸的两个主要反应途径,第一个涉及过水解,第二个涉及最初形成的环氧化物的水解。“过水解”反应途径似乎在中链和长链烯烃氧化成酸中起主要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芳基烯烃和C(5)-C(7)环烯烃的氧化。通过中间体β-氢过氧醇的分离及其与H(2)O(2)和Ia的酸转化,已证明了该途径的发生。描述了该转变的过程,包括β-氢过氧醇中间体的初始氧化(至α-氧代氢过氧化物)或分解(至羰基化合物)。在内部β-氢过氧醇的情况下,主要的氧化产物α-氢过氧酮已经被分离出来,而带有仲羟基的末端β-氢过氧醇的存在则证明了它们的存在。过氧化氢的浓度似乎对中等酸度有显着影响,并显示了其对反应效率的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