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balt(II) chloride(tetrahydrofuran)2 | 94115-7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balt(II) chloride(tetrahydrofuran)2
英文别名
[(thf)2CoCl2]
cobalt(II) chloride(tetrahydrofuran)2化学式
CAS
94115-73-8
化学式
C8H16Cl2CoO2
mdl
——
分子量
274.113
InChiKey
HGGOAQUPPYFURO-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balt(II) chloride(tetrahydrofuran)22,6-bis(P,P-diphenyl-N-mesityl-iminophosphoranyl)pyridine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62%的产率得到[(2,6-bis(P,P-diphenyl-N-mesityl-iminophosphoranyl)pyridine)2(CoCl2)3]
    参考文献:
    名称:
    Tripodale Bis(2,6-iminophosphoranyl)pyridin-Liganden: Eisen- 和 Cobalt-Komplexe mit Potential in der Ethen-Polymerisation
    摘要:
    Die Staudinger-Reaktion des Bis-2,6-diphenylphosphanyl-pyridins mit Aryl-, Alkyl- and Silylaziden liefert ein dreizahniges Ligandsystem L = 2,6-(Ph2P=NR)2C5H3N (R = Ph 1 a, Mes 1 b, Ad 1 c,SiMe31 d)。Die Umsetzung des Liganden 1 b mit aquimolaren Mengen von [CoCl2(THF)2] 和 [FeCl2(THF)1.5] in THF fuhrt nicht zu den erwarteten Neutralkomplexen [(k3-L)MCl2], sondern zu Koundenzverteten )3 (2 a) 和 L(FeCl2)2
    DOI:
    10.1002/1521-3749(200105)627:5<1023::aid-zaac1023>3.0.co;2-a
  • 作为试剂:
    描述:
    3,5-二甲基吡唑dibenzo[b,d]furan-4,6-dicarbaldehyde 在 sodium hydride 、 氯化亚砜cobalt(II) chloride(tetrahydrofuran)2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67h, 以19%的产率得到4,6-bis[bis(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dibenzofuran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甲基铝烷与双[双(吡唑基)甲基]取代的配体的配合物
    摘要:
    具有柔性骨架的四齿1,1,4,4-四(吡唑基)丁烷(1a)和具有双(吡唑基)甲基之间的刚性连接基的4,6-双[双(吡唑基)甲基]二苯并呋喃(1b)容易与三甲基铝烷形成相应的1:2加合物2a和2b。AlMe 3与吡唑基的配位对这些π系统的芳族特性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溶液中,对于吡唑基取代基仅观察到一组共振,证明了在吡唑基路易斯碱之间AlMe 3的快速交换平衡。
    DOI:
    10.1002/zaac.2018002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顺式-4-氨基-四氢呋喃-3-醇 顺-4-(氨基甲基)氧杂-3-醇 钨,三氯羰基二(四氢呋喃)- 苏-4-羟基-5-甲氧基-3-甲基四氢呋喃-3-甲醇 艾瑞布林中间体 甲基噁丙环聚合噁丙环,醚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2:1) 甲基[(氧杂戊-3-基)甲基]胺盐酸盐 甲基NA酸酐 甲基3-脱氧-D-赤式-呋喃戊糖苷 甲基2,5-脱水-3-脱氧-4-O-甲基戊酮酸酯 甲基-2,3-二脱氧-3-氟-5-O-新戊酰基-alpha-D-赤式戊呋喃糖苷 甲基(2S,5R)-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2R,5S)-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1S)-3-硝基-7-氧杂双环[2.2.1]庚烷-2-羧酸酯 球二孢菌素 环戊二烯基二羰基(四氢呋喃)铁(II)四氟硼酸 环十二碳六烯并[c]呋喃-1,1,3,3-四甲腈,十二氢- 环丁基-n-((四氢呋喃-2-基)甲基)甲胺 溴化镧水合物 溴三羰基(四氢呋喃)r(I)二聚体 氯化镁四氢呋喃聚合物 氯化锌四氢呋喃配合物(1:2) 氯化铪(IV)四氢呋喃络合物 氯化钴四氢呋喃聚合物 氯化钪四氢呋喃配合物 氨基甲酸,四氢-3,5-二甲基-3-呋喃基酯 正丁基(3-氰基氧杂-3-基)氨基甲酸酯 四氯化铀(四氢呋喃)3 四氢糠醇氧化钡 四氢糠基乙烯基醚 四氢呋喃钠 四氢呋喃钛酸钡(IV) 四氢呋喃溴化镁 四氢呋喃基-2-乙基酮 四氢呋喃-3-羰酰氯 四氢呋喃-3-磺酰氯 四氢呋喃-3-硼酸 四氢呋喃-3-乙酸 四氢呋喃-3,3,4,4-D4 四氢呋喃-2-羧酸-(2-乙基己基酯) 四氢呋喃-2-甲酸 (3-甲基氨基丙基)酰胺 四氢呋喃-2'-基醚 四氢-N-(3-氰基丙基)-N-甲基呋喃甲酰胺 四氢-N,N-二甲基-2-呋喃甲胺 四氢-5-甲基-5-(4-甲基-3-戊烯基)-2-呋喃醇 四氢-3-甲基-3-羟基呋喃 四氢-3-甲基-3-呋喃羧酸 四氢-3-呋喃羧酰胺 四氢-3-呋喃甲酰肼 四氢-3-呋喃基氰基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