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这个贡献中,两个新的空穴传输单元是10 H-苯并[4,5]噻吩并[3,2- b ]吲哚(BTI)和10 H-苯并呋喃[3,2- b ]吲哚(BFI)。开发设计和合成双极性主体材料,即10-(3-(4,6-二苯基-1,3,5-三嗪-2-基)苯基)-10 H-苯并[4,5]噻吩并[3,2 - b ]吲哚(mBTITrz)和10-(3-(4,6-二苯基-1,3,5-三嗪-2-基)苯基)-10- ħ -benzofuro并[3,2- b ]吲哚(。mBFITrz),用于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详细研究了空穴传输单元中杂原子对基质的物理化学和电致发光性质的影响。有趣的是,化合物的磷光高度依赖于空穴传输单元上,因为它起源于当地激发态(3 LE),其通过归因于供体和受体单元之间的中断的强电子通信间-缀合的模式在苯基接头上。因此,与其对应的mBFITrz(E T)相比,mBTITrz显示出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