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oc-L-Gly-L-Pro-L-Phe-OMe | 1394016-1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oc-L-Gly-L-Pro-L-Phe-OMe
英文别名
Boc-Gly-Pro-Phe-OMe
Boc-L-Gly-L-Pro-L-Phe-OMe化学式
CAS
1394016-15-9
化学式
C22H31N3O6
mdl
——
分子量
433.505
InChiKey
HTTPGMYXXMRSNR-IRXDYDN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31.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5
  • 拓扑面积:
    114.04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oc-L-Gly-L-Pro-L-Phe-OMebis(triphenylphosphine)iridium(I) carbonyl chloride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三甲基氰硅烷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0.66h, 以54%的产率得到methyl ((S)-2-((tert-butoxycarbonyl)amino)-1-cyanoethyl)-L-prolyl-L-phenylalani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铱催化的晚期Strecker反应用于后期酰胺和内酰胺氰化反应
    摘要:
    报道了一种新的铱催化的还原斯特雷克反应,该反应可从多种(杂)芳族和脂肪族叔酰胺以及N-烷基内酰胺直接有效地形成α-氨基腈产物。该协议利用IrCl(CO)[P(C 6 H 5)3 ] 2利用酰胺和内酰胺官能团进行轻度和高度化学选择性还原(Vaska's complex)(Vaska's complex)在存在还原剂的四甲基二硅氧烷的情况下,直接生成可通过TMSCN(TMS =三甲基甲硅烷基)处理而被氰化物取代的半胱氨酸类物质。该方案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有效(最高收率99%),已成功应用于含酰胺和内酰胺的药物以及天然生物碱的后期功能化以及与二肽和三肽中脯氨酸残基的N原子连接的羰基碳原子的选择性氰化。
    DOI:
    10.1002/anie.201612367
  • 作为产物:
    描述:
    BOC-甘氨酸甲醇1-羟基苯并三唑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5.0h, 生成 Boc-L-Gly-L-Pro-L-Phe-OMe
    参考文献:
    名称:
    铱催化的晚期Strecker反应用于后期酰胺和内酰胺氰化反应
    摘要:
    报道了一种新的铱催化的还原斯特雷克反应,该反应可从多种(杂)芳族和脂肪族叔酰胺以及N-烷基内酰胺直接有效地形成α-氨基腈产物。该协议利用IrCl(CO)[P(C 6 H 5)3 ] 2利用酰胺和内酰胺官能团进行轻度和高度化学选择性还原(Vaska's complex)(Vaska's complex)在存在还原剂的四甲基二硅氧烷的情况下,直接生成可通过TMSCN(TMS =三甲基甲硅烷基)处理而被氰化物取代的半胱氨酸类物质。该方案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有效(最高收率99%),已成功应用于含酰胺和内酰胺的药物以及天然生物碱的后期功能化以及与二肽和三肽中脯氨酸残基的N原子连接的羰基碳原子的选择性氰化。
    DOI:
    10.1002/anie.2016123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ackdoor Induction” of Chirality in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with Rhodium(I) Complexes of Amino Acid Substituted Triphenylphosphane Ligands
    作者:Zoran Kokan、Srećko I. Kirin
    DOI:10.1002/ejoc.201301011
    日期:2013.12
    one pot two step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conjugates 5a-g bearing two different substituents is reported. The 28 prepared phosphanes 1-5 are used as monodentate ligands in the rhodium(I) catalyzed hydrogenation of 2-acetamidoacrylate or (Z)-(alpha)-acetamidocinnamate. Ligand with small side chain substituents Lig-[Ala-OMe]2 1a revealed highest selectivity with up to 84 % ee. The catalysts presented
    本文介绍了 5-(二-苯基膦基)间苯二甲酸生物共轭物 Lig-[R]2 的合成和表征。除了与氨基酸(1a-1e 和 4f-4g)、肽(2a-2e 和 3a-3b)或胺(4a-4e)对称双取代的偶联物之外,还有一种方便的一锅两步法合成偶联物 5a报道了带有两个不同取代基的-g。制备的 28 种膦 1-5 用作 (I) 催化氢化 2-乙酰氨基丙烯酸酯或 (Z)-(α)-乙酰肉桂酸酯的单齿配体。带有小侧链取代基 Lig-[Ala-OMe]2 1a 的配体显示出最高的选择性,高达 84% ee。本文介绍的催化剂是人工属酶的模型,其中二级配位球控制催化选择性。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Oligopeptidic Parvulin Inhibitors
    作者:Nicola Relitti、A. Prasanth Saraswati、Gabriele Carullo、Alessandro Papa、Alessandra Monti、Rosaria Benedetti、Eugenia Passaro、Simone Brogi、Vincenzo Calderone、Stefania Butini、Sandra Gemma、Lucia Altucci、Giuseppe Campiani、Nunzianna Doti
    DOI:10.1002/cmdc.202200050
    日期:2022.6.3
    Pin1 and Pin4 with the selected compound explained the biochemical activity and pinpointed the chemical elements that may further improve the potency and selectivity of future peptide-based parvulin inhibitors.
    确定效力和选择性:直接结合实验允许鉴定甲基乙酰基-l-丙酰-l-组酰-l-脯酰-l-苯丙酸盐 ( 5k ) 作为一种有效的 Pin1 配体,其结合 Pin1 的亲和力高于 Pin4。Pin1 和 Pin4 的分子模型与所选化合物的比较分析解释了生化活性,并确定了可能进一步提高未来基于肽的 parvulin 抑制剂的效力和选择性的化学元素。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