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4-(2-carboxyethyl)-1,3-dioxo-3a,4,7,7a-tetrahydro-1H-4,7-epoxyisoindol-2(3H)-yl)undecanoic acid | 1236046-6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4-(2-carboxyethyl)-1,3-dioxo-3a,4,7,7a-tetrahydro-1H-4,7-epoxyisoindol-2(3H)-yl)undecanoic acid
英文别名
11-[7-(2-carboxyethyl)-1,3-dioxo-4,7a-dihydro-3aH-4,7-epoxyisoindol-2-yl]undecanoic acid
11-(4-(2-carboxyethyl)-1,3-dioxo-3a,4,7,7a-tetrahydro-1H-4,7-epoxyisoindol-2(3H)-yl)undecanoic acid化学式
CAS
1236046-68-6
化学式
C22H31NO7
mdl
——
分子量
421.491
InChiKey
ANNVNXIWQVXAN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3
  • 拓扑面积:
    12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表面Diels-Alder反应可逆共价组装纳米粒子。
    摘要:
    我们在这里展示了基于化学特异性共价键相互作用将单个纳米级构建基块受控组装成定义的体系结构。为此,使用装饰有表面共轭有机配体的α-Fe2O3,γ-Fe2O3和S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Diels-Alder反应。通过其化学亲和力和表面嫁接的互补功能,纳米颗粒经历了点击反应以产生共价组织的纳米结构。使用Diels-Alder反应的优点是其可逆性,可用于按需单击和取消单击纳米粒子。这种方法的效率和化学特异性开辟了另一种合成途径,以统一具有互补特性的材料,粒子组件的热响应特性赋予它们完全可逆的特性。这项工作中证明的共价结合策略可能允许使用多种不同的颗粒和配体,以将其应用于医学,光学或光子学等不同学科。通过TEM和XRD分析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结晶性质,同时通过NMR,FTIR,UV-vis和ζ电位测量验证了表面附着基团的存在。
    DOI:
    10.1021/acs.langmuir.9b0226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熔融状态下使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的热可逆交联聚乙烯
    摘要:
    热可逆交联聚乙烯通过狄尔斯-阿尔德(DA)反应和逆狄尔斯-阿尔德(rDA)反应制备。使用马来酰亚胺/呋喃加合物作为交联剂。首先合成了名为 11-马来酰亚胺基十一烷酸的亲双烯体,并研究了该亲双烯体和商业 3-(2-呋喃基)丙酸之间的 DA 反应,以确定固态下的 DA 和 rDA 反应温度。然后,采用一种原始的改性方法将两个分子一步接枝到 Lotader® 聚(乙烯-共-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上。二烯和亲二烯体接枝部分之间的 DA 和 rDA 反应通过薄膜上的 FT-IR 分析进行跟踪。聚合物网络很容易合成,DA 和逆 DA 反应的循环是可重复的,没有明显的聚合物降解。
    DOI:
    10.1016/j.reactfunctpolym.2010.04.0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versible Covalent Assembly of Nanoparticles through On-Surface Diels–Alder Reaction
    作者:Markus B. Schütz、Khan Lê、Shaista Ilyas、Sanjay Mathur
    DOI:10.1021/acs.langmuir.9b02261
    日期:2020.2.18
    organic ligands were used for performing on-surface Diels-Alder reactions. Driven through their chemical affinity and surface-grafted complementary functionalities, nanoparticles underwent click-reactions to produce covalently organized nanostructures. An advantage of using the Diels-Alder reaction is its reversible nature, which was used to click and unclick the nanoparticles on demand. The efficiency
    我们在这里展示了基于化学特异性共价键相互作用将单个纳米级构建基块受控组装成定义的体系结构。为此,使用装饰有表面共轭有机配体的α-Fe2O3,γ-Fe2O3和S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Diels-Alder反应。通过其化学亲和力和表面嫁接的互补功能,纳米颗粒经历了点击反应以产生共价组织的纳米结构。使用Diels-Alder反应的优点是其可逆性,可用于按需单击和取消单击纳米粒子。这种方法的效率和化学特异性开辟了另一种合成途径,以统一具有互补特性的材料,粒子组件的热响应特性赋予它们完全可逆的特性。这项工作中证明的共价结合策略可能允许使用多种不同的颗粒和配体,以将其应用于医学,光学或光子学等不同学科。通过TEM和XRD分析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结晶性质,同时通过NMR,FTIR,UV-vis和ζ电位测量验证了表面附着基团的存在。
  • Thermally reversible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using Diels–Alder reaction in molten state
    作者:Sylvain Magana、Amar Zerroukhi、Corinne Jegat、Nathalie Mignard
    DOI:10.1016/j.reactfunctpolym.2010.04.007
    日期:2010.7
    Thermally reversible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was prepared by Diels–Alder (DA) and retro Diels–Alder (rDA) reaction. Maleimide/furan adduct was used as crosslinking agent. Dienophile named 11-maleimido-undecanoic acid was first synthesized and between this dienophile and commercial 3-(2-furyl) propanoic acid, the DA reaction was studied to determine DA and rDA reactions temperatures in the solid state. Then
    热可逆交联聚乙烯通过狄尔斯-阿尔德(DA)反应和逆狄尔斯-阿尔德(rDA)反应制备。使用马来酰亚胺/呋喃加合物作为交联剂。首先合成了名为 11-马来酰亚胺基十一烷酸的亲双烯体,并研究了该亲双烯体和商业 3-(2-呋喃基)丙酸之间的 DA 反应,以确定固态下的 DA 和 rDA 反应温度。然后,采用一种原始的改性方法将两个分子一步接枝到 Lotader® 聚(乙烯-共-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上。二烯和亲二烯体接枝部分之间的 DA 和 rDA 反应通过薄膜上的 FT-IR 分析进行跟踪。聚合物网络很容易合成,DA 和逆 DA 反应的循环是可重复的,没有明显的聚合物降解。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Z,3Z)-1,3-双[[((4S)-4,5-二氢-4-苯基-2-恶唑基]亚甲基]-2,3-二氢-5,6-二甲基-1H-异吲哚 鲁拉西酮杂质33 鲁拉西酮杂质07 马吲哚 颜料黄110 顺式-六氢异吲哚盐酸盐 顺式-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甲基]-N-乙基-1-苯基环丙烷甲酰胺 顺-N-(4-氯丁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降莰烷-2,3-二甲酰亚胺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对硝基苄基碳酸酯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叔丁基碳酸酯 阿胍诺定 阿普斯特降解杂质 阿普斯特杂质29 阿普斯特杂质27 阿普斯特杂质26 阿普斯特杂质 阿普斯特 防焦剂MTP 铝酞菁 铁(II)2,9,16,23-四氨基酞菁 酞酰亚胺-15N钾盐 酞菁锡 酞菁二氯化硅 酞菁 单氯化镓(III) 盐 酞美普林 邻苯二甲酸亚胺 邻苯二甲酰基氨氯地平 邻苯二甲酰亚胺,N-((吗啉)甲基) 邻苯二甲酰亚胺阴离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钠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观盐 邻苯二亚胺甲基磷酸二乙酯 那伏莫德 过氧化氢,2,5-二氢-5-苯基-3H-咪唑并[2,1-a]异吲哚-5-基 达格吡酮 诺非卡尼 螺[环丙烷-1,1'-异二氢吲哚]-3'-酮 螺[异吲哚啉-1,4'-哌啶]-3-酮盐酸盐 葡聚糖凝胶G-25 苹果酸钠 苯酚,4-溴-3-[(1-甲基肼基)甲基]-,1-苯磺酸酯 苯胺,4-乙基-N-羟基-N-亚硝基- 苯基甲基2-脱氧-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3-O-(苯基甲基)-4,6-O-[(R)-苯基亚甲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苯二酰亚氨乙醛二乙基乙缩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磷酸酯 膦酸,[[2-(1,3-二氢-1,3-二羰基-2H-异吲哚-2-基)苯基]甲基]-,二乙基酯 胺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