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S,4S)-1-[2-(methanesulfonyloxy)ethyl]-3,4-bis(methoxymethyloxy)pyrrolidine | 867277-31-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S,4S)-1-[2-(methanesulfonyloxy)ethyl]-3,4-bis(methoxymethyloxy)pyrrolidine
英文别名
——
(3S,4S)-1-[2-(methanesulfonyloxy)ethyl]-3,4-bis(methoxymethyloxy)pyrrolidine化学式
CAS
867277-31-4
化学式
C11H23NO7S
mdl
——
分子量
313.372
InChiKey
BAAISDRZUYEFQY-QWRGUYR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4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83.5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8.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S,4S)-1-[2-(methanesulfonyloxy)ethyl]-3,4-bis(methoxymethyloxy)pyrrolidi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盐酸 、 sodium azide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3S,4S)-1-(2-aminoethyl)pyrrolidine-3,4-diol
    参考文献:
    名称:
    (3 S,3 S ',4 S,4 S ')-1,1'-乙撑二吡咯烷-3,3',4,4'-四醇和相关二氨基二醇的合成:C 2对称3,4-二羟基吡咯烷单元
    摘要:
    由1-(+)-酒石酸的酯制备了具有3,4-二取代的对映体纯的1,1'-亚乙基二吡咯烷。尽管通过二乙酰氧基吡咯烷丁-2,5-二酮进行的二酰化途径存在问题,但N,N-二烷基化方案被证明是可靠的,并导致了(3 S,3 S ',4 S,4 S ')-1,1的合成′ -乙烯二吡咯烷-3,3',4,4'-四醇,(3 R,3 'S,4 R,4 'S)-3,4-二氨基-1,1'-乙烯二吡咯烷-3',4'二醇和(3 - [R,3' - [R,4小号,4'小号)-3,3′-二氨基-1,1′-亚乙基二吡咯烷-4,4′-二醇。四元醇具有一种晶体结构,该晶体结构表现出不寻常的之字形分子间图案,该分子间的图案包括氢键网络,该氢键网络涉及末端羟基和吡咯烷环之一的氮原子。
    DOI:
    10.1016/j.tetasy.2005.07.02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3 S,3 S ',4 S,4 S ')-1,1'-乙撑二吡咯烷-3,3',4,4'-四醇和相关二氨基二醇的合成:C 2对称3,4-二羟基吡咯烷单元
    摘要:
    由1-(+)-酒石酸的酯制备了具有3,4-二取代的对映体纯的1,1'-亚乙基二吡咯烷。尽管通过二乙酰氧基吡咯烷丁-2,5-二酮进行的二酰化途径存在问题,但N,N-二烷基化方案被证明是可靠的,并导致了(3 S,3 S ',4 S,4 S ')-1,1的合成′ -乙烯二吡咯烷-3,3',4,4'-四醇,(3 R,3 'S,4 R,4 'S)-3,4-二氨基-1,1'-乙烯二吡咯烷-3',4'二醇和(3 - [R,3' - [R,4小号,4'小号)-3,3′-二氨基-1,1′-亚乙基二吡咯烷-4,4′-二醇。四元醇具有一种晶体结构,该晶体结构表现出不寻常的之字形分子间图案,该分子间的图案包括氢键网络,该氢键网络涉及末端羟基和吡咯烷环之一的氮原子。
    DOI:
    10.1016/j.tetasy.2005.07.0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3S,3S′,4S,4S′)-1,1′-ethylenedipyrrolidine-3,3′,4,4′-tetraol and related diamino diols: donor–acceptor hydrogen-bonding motifs of the C2 symmetric 3,4-dihydroxypyrrolidine unit
    作者:Charles M. Marson、Robert C. Melling、Simon J. Coles、Michael B. Hursthouse
    DOI:10.1016/j.tetasy.2005.07.024
    日期:2005.8
    4-disubstitution have been prepared from esters of l-(+)-tartaric acid. Although diacylation routes via the diacetoxypyrrolidin-2,5-diones were problematic, N,N-dialkylation protocols proved to be reliable and led to the synthesis of (3S,3S′,4S,4S′)-1,1′-ethylenedipyrrolidine-3,3′,4,4′-tetraol, (3R,3′S,4R,4′S)-3,4-diamino-1,1′-ethylenedipyrrolidine-3′,4′-diol and (3R,3′R,4S,4′S)-3,3′-diamino-1,1′-ethylenedipyrrolidine-4
    由1-(+)-酒石酸的酯制备了具有3,4-二取代的对映体纯的1,1'-亚乙基二吡咯烷。尽管通过二乙酰氧基吡咯烷丁-2,5-二酮进行的二酰化途径存在问题,但N,N-二烷基化方案被证明是可靠的,并导致了(3 S,3 S ',4 S,4 S ')-1,1的合成′ -乙烯二吡咯烷-3,3',4,4'-四醇,(3 R,3 'S,4 R,4 'S)-3,4-二氨基-1,1'-乙烯二吡咯烷-3',4'二醇和(3 - [R,3' - [R,4小号,4'小号)-3,3′-二氨基-1,1′-亚乙基二吡咯烷-4,4′-二醇。四元醇具有一种晶体结构,该晶体结构表现出不寻常的之字形分子间图案,该分子间的图案包括氢键网络,该氢键网络涉及末端羟基和吡咯烷环之一的氮原子。
查看更多